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四章 措不及防的赐婚(第2/3页)

    司隶校尉徐宗文,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徐元喜,建武将军刘牢之等等。

    谢玄和徐宗文都来了建康,留下朱序镇守兖州,以防万一,另外荆州和豫州两个要地,桓石民和桓石虔兄弟也离不开身,徐元喜也要留在临淄防止燕王慕容垂得到邺城之后偷袭青州。

    “诏令”中黄门华齐总算是有了出风头的机会,他得到晋帝的允准,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诏书。

    众臣伏在原地,静静聆听。

    徐宗文听到华齐的声音,忍不住瞄了一眼,王贞眼中藏着一丝不甘,华齐则抬头挺胸从王贞身边走过,来到御阶前。

    徐宗文通过这微末细节,看出这华齐和上司王贞的关系不是很和睦。

    诏书的内容没有什么意外,就是给北伐功臣赏赐,至于爵位在此之前都已经定下了,此时都是赐予功臣们银钱、布帛、封邑诸如此类。

    会稽王司马道子“今日岁末大朝,我等也应该与民更始,早就听闻征北将军文韬武略,精通诗赋,不知今日可否当庭作诗一首”

    “对啊对啊,理应如此。”

    “请征北将军作诗一首。”

    以秘书丞王国宝为首的会稽王一派官员纷纷踊跃举荐徐宗文。

    在百官的注释下,徐宗文起身离席,踱着步子在大殿里走了两步,抬头虚望上空,又低头沉吟不语。

    会稽王司马道子以为徐宗文胸无点墨,已经词穷了,作诗是不可能的,正在心中窃喜

    百官们也觉得徐宗文的长处是征战沙场,带兵征伐,这武文弄舞之事不擅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都在等着徐宗文当众出丑。

    谁知徐宗文早已经胸有成竹,他只是装模装样,在吊人胃口,吸引人注意力罢了

    果不其然

    倏地,徐宗文双眼目透寒光,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忽然开口吟诗一首“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洛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言未毕,满座皆惊

    这首诗明摆着是在在说徐宗文千里奇袭洛阳城的战事过程凶险,但是徐宗文的忠君报国之心支撑着他英勇杀敌,誓死报国,最后漂亮的打完了那场仗

    谢玄听的仔细,他拍案叫绝“好诗,好诗啊”

    何止是谢玄,凡事在座的大臣哪一个不是文笔斐然的刀笔吏

    但是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凶险多变,生死离别,谁又能吟出这样带有战场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场面的诗呢

    无疑,徐宗文做到了

    晋帝司马昌明坐在龙椅上听的清清楚楚,尤其是最后那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晋帝他站了起来“征北将军徐骁听诏。”

    徐宗文闻声,回头便弯下了腰,双手向前行礼“臣聆诏”

    “征北将军徐骁进献传国玉玺有功,加封为武宣县侯。”

    “谢陛下”徐宗文赶紧纳头便拜,有便宜占白不占。

    晋帝的声音回荡在整座太极殿中,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晋帝招了招手,华齐从阶下的内侍手中端来一个宝盒。

    晋帝当中打开,赫然是一块金镶玉

    那就是徐宗文还给司马晖,让司马晖独自献给晋帝的传国玉玺。

    正当百官留在还在徐宗文被封侯的情景,晋帝忽然又一次为徐宗文开了口“征北将军徐骁,神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