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章 旱灾将临(第3/4页)

    确保高陵能借助渭河泾河渡过这次难关。

    所以这次旱灾对高陵县来说,只要别是渭河跟泾河干涸了,基本上问题不大。

    不得不说,有马周给李泰打下手,李泰都还没遇到问题,马周就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但高陵县一家没什么事,可不代表着整个朝廷没事,甚至问题相当的大

    李世民很头疼的看着这些奏章,因为关中各地县令相继上奏,因为连月没有下雨,百姓们的种植下来的作物已经有些枯死了。

    去年的旱灾历历在目,他们马上就找李世民求援了

    “旱情已经露出少许端倪,诸卿,去年先旱后蝗灾情历历在目,切不可小视”

    “臣虽在去年秋收时在关中各地建立仓储,但去年既旱又蝗仓储有限,只可解一时之急。

    但臣怕旱灾继续下去,百姓们怕不得不背井离乡,来我长安就食就饮”

    戴胄站出来却是神色严肃的说道

    “经过去年的蝗灾旱灾,百姓手中到底还有多少的存粮,我等可想而知。

    而更重要得是,旱灾导致饮水断绝,对百姓而言这更是致命的”

    “你的意思是”李世民听到戴胄的话语,开口道,“卿担心会因旱灾而出现民乱”

    戴胄沉默了一下,无比肯定道

    “干旱旱一片,尤其关中百姓若真走投无路,必定会不断汇聚长安。

    我们需得准备好让他们活下去的粥棚,这怕又是一大笔的财物。”

    “玄胤,此时交给你民部来全权处理,司农寺,太仆寺,光禄寺三寺协理。

    无论如何需得撑到雨水降下,切不可发生民乱”

    李世民对戴胄认真的说道。

    “诺臣定然竭尽所能,安抚民怨”戴胄无比认真的对着李世民回答。

    “豆尚书”李世民大声道。

    “臣在”豆卢宽连忙站了出来。

    “百姓因旱灾而来长安,朕需得在长安稳定人心,你替朕去泰山祈雨,十日之内动身。”

    “臣遵旨”豆卢宽听到这事情连忙答应下来。

    “若无事诸位退朝,执行公务吧”李世民挥挥手,感觉又是疲劳了几分。

    说真的,自从自己登基后就没一年是有好日子的,各种灾难更是继二连三的下。

    这时候李世民都忍不住怀疑,难道真因为自己杀了李建成所以老天觉得自己德行不修

    这时候,李世民见到杜如晦依旧在大殿中并没离开。

    “克明你可还有事”李世民看着杜如晦带着几分疑惑。

    “臣想要请圣人轻车从简,出长安城去高陵县看一看”杜如晦恭敬道。

    “高陵可是青雀惹了什么麻烦”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话语疑惑道。

    “不是请陛下到高陵县一观,定然会有所收获”杜如晦自信道。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话,却是笑着说道,“我便去看看那高陵之地有何奇特”

    虽然说是轻车简从,但实际上李世民的身边还是安排了百来位的玄甲军骑兵。

    这些骑兵虽然没有身着重甲,但他们的精神面貌与普通军队截然不同,一举一动之间有着一股不可言语的整体感,仿佛这百来骑宛若一体。

    而李世民与杜如晦两人并没坐车,而是选择了骑马。

    还是那句话,在唐朝的大官只要不会骑马,那是肯定会被同僚嘲笑,除非真是老弱病残,否则基本不会有人选择坐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