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七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2/4页)

    计划, 但书籍骗到手后,李泰就把这计划给丢到爪哇国去了,但没想到自己虽然忘记了,不过李世民倒没忘记。

    毕竟李世民可是期待着自己文治武功都要超越大隋的。

    所以,在东突厥被灭了之后,心心念念的就是这文治了。

    而这次科考借助灭东突厥的威慑发布了这道命令,自然也代表李世民大势已成的姿态。

    至少现在的李世民已经可以不需要再去看世家的脸色了,面对李世民下达的这个命令,科考的学子们自然是会说李世民好,所以来农业学府的科考学子也就多了起来。

    虽然说这时代只要能读书,尤其能来京科考的,哪怕再穷那也肯定是有薄田几亩,但他们想要看到书籍,怕也还真不容易

    现在有了这么个地方看书,对绝大多数真心想要读书的学子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啊

    虽然借阅这个功能李泰还没有开放,但是只要在图书馆里能看书,对学子们来说就够了

    当然不能借阅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户籍的问题,另外一部分的原因是图书馆里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手抄的,而不是印刷的。

    毕竟这些书又不是农地人才之友,自己总不肯能为了一册书籍,去弄雕版印刷吧,甚至连活字印刷都有点费事。

    所以,李泰这边便自己开了个造纸厂,制笔厂和纸厂,这些不值一提的小厂来负责以九成的市场价的良心价格来应笔墨纸砚。

    靠着农业学府数千人的每天消耗,这些小厂居然偶尔还有一点小钱赚,有了赚头自然是扩大再生产, 顺路夜提升了一点点的工艺。

    虽然说, 现在的笔墨纸砚算不上什么顶尖的极品,但至少也能做到中上的水准。

    对李泰来说这就足够了,而这价格投放到高陵市场上,甚至还能慢慢向周边蔓延。

    毕竟这年头舍得花费资源投放到工艺提升, 与规模化生产上的人还是太少了。

    至少李泰追求的也不是什么极品,而是性价比,对广大普通庶族读书人来说,这些笔墨纸砚的价格与它们的品质可谓有口皆碑,而这就足够了。

    而这些纸张的收入对李泰来说真就是赚点小钱,毕竟这年头读书人属于少数人。

    而且自己每年还要用一定的纸张来供应农业学府,所以自己从这些科考学子的身上捞点钱来补贴农业学府不过分吧。

    当然,除了笔墨纸砚的消费,衣食住行吕才表示农业学府全部都。

    他们会发现在学校里面生活,绝对比在高陵的消费要低,比长安的消费也就更低了。

    不过,这可不是李泰的发明,而是吕才弄出来的。

    吕才还贴心的推送出了学生标准套餐,按照一月一吊钱,可以享受到学生级别的待遇。

    比如衣食住行全部以学生的标准对待,甚至愿意还能作为旁听生到各科学堂自由听课。

    李泰从颜勤礼的嘴巴中知道了吕才的行径,心中感叹这家伙是真适合做校长啊

    “不行”李泰连忙摇摇头,感叹道“他这般行为,怕是会把这些学子给薅秃了”

    颜勤礼听到李泰的话也是点点头,他就是感觉吕才的行为有点过分才与李泰说的。

    毕竟圣人都说这里能看书了,你这么的剥削这些进京赶考的学子,你良心就不会痛吗

    而吕才毕竟是李泰指定的农业学府负责人,吕才做得某些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