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章 李泰的小实验(第1/4页)

    李泰回到高陵,相当认真的做个乖宝宝,再加上徭役们随着渭水体系收尾陆续回到高陵。

    以李泰的为人,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休息便马上安排了他们进行修路。

    到底是包吃包住加上做五休一,而且到手的粮票也都在高陵换成了物资。

    所以这些徭役休息了几天,发现手中粮票花费得飞速后,果断重新来打工了。

    这样的日子到底没持续太久, 差不多到了冬天,李世民正式下旨,在明年高陵夏收后,让李泰以亲王身份督建郑白渠翻新工程,但李泰职务依旧是高陵县令。

    不过,郑白渠的实施工作交给因为漕运之事处理得相当不错的马周,他正式为水部郎中。

    所以, 在马周跟着李泰干了两年后, 马周从一介白衣,顺利成为从五品水部郎中。

    而且还房玄龄还给李泰配齐了其他官员,只不过,这些官员现在都还没过来而已。

    当然,朝廷给了李泰半年多准备时间,自然是为了让李泰准备郑白渠的翻新工作。

    比如整个郑白渠的外围勘测,比如找权贵们要点启动资金,同时马周本身还要对渭河漕运进行收尾工作等等。

    而在李泰得到这消息时,第一时间便跑到吕才身边,然后随便寻找了话题,对吕才道

    “初质,褚遂良他们在农业学府,学习得可还好”

    “请大王放心, 我以最为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 不过他们具是精英之才, 适应了学府生活后, 以农业学府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对他们来说有些太简单了。”吕才认真道。

    李泰听到这话,倒是理解的点点头。

    农业学府的知识严格来说并不高深, 对他们这种已经有着完善思维体系的人来说,想要学习也并不困难。

    尤其是褚遂良可是出了名的过目不忘,真的论起考试什么的,还真难不倒他。

    不过,农业学府真正要培养得是学子们的理科思维,以及真正重视田亩的态度。

    某种程度来说,如果不是学校毕业后能被留校的特殊人才,或者成为农官与仓公,那农业学府中所获得的知识,也就现代小学,甚至是蒙学水准。

    “如此我便是放心了”李泰毫不在意的点点头,毕竟这又不是自己来的主要目的。

    李泰继续道“今年小麦的生长给高陵农业学府传出了不错的名声。

    所以一部分已经能毕业,甚至能转职成为农官的学生,可以尽可能的优先安排到云阳,泾阳,栋阳等郑白渠的灌溉区域。

    既然阿耶让我督建郑白渠,宾王作为水都使者进行具体实施,我需要底层的信息资料。

    所以便先让农官在这些地方扎根落户好了, 有他们在, 更方便处理底层问题。”

    “好的,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吕才听到李泰的话,自然的点点头。

    说实话,这些农官肯定是还不够成熟的,但李泰既然需要,那就先用上也就是了。

    就好像数科被漕运体系征召一样,在农业学府学习了两年的农科学生也只能提前上岗。

    让他们一边参与这郑白渠翻新,一边更进一步深入百姓,在李泰看来到底是种磨炼。

    而这批农官自然是以长安本地人居多,郑白渠所在的区域与长安间到底有着河流连接。

    在渭河疏通之后,就算想要回去看自己的家人,最多也不过三天时间。

    而且司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