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与太仆寺的合作(第2/4页)

    越多。

    所以渐渐地,随着捕鱼期到来,便有大量鱼运送到津口给当地人进行加工处理,晒成各种各样的鱼干,整个幽州的稳定性自然而然提升了不少,形成了相当正面的循环。

    而幽州学府这种教授改进工具,以及种植田亩的学府,相对儒家之乎者也,更让边境地区的人所能接受,毕竟儒家的之乎者也不能填饱肚子。

    但农业学府这种实打实的增加生产力的学科,这些异族人自然能看得清楚。

    另外,李淳风还开设了一个叫做风象学的小学科,主要是李德謇坚持不懈的挖李淳风上他的水师舰队,不仅是因为李淳风掌握了六镜花这个军阵,更重要得是李淳风熟悉了当地的天文地理后,能推算大致的天气,对水师舰队来说这实在太重要了。

    而李淳风被缠得没有办法,便想培养一些人丢给李德謇做气象员,毕竟自己真不想上船。

    只不过这进度嘛对绝大多数来听课的人来说,基本上是处于听天书的范畴。

    毕竟任何技术知识都是有门槛的,就更不要说知天文这种高端技能。

    任何人能做到这步,去军队中做个参军绝对错错有余,所以李淳风也只能慢慢的培养

    至于现在,李淳风开着屋子外面雪花飘飘的,还是在热炕上多躺一会吧。

    每到北方冬天,李淳风便感叹,这火炕绝对是最伟大的发明,被子自然裹得更紧了。

    就在李淳风被被子封印的期间,高陵自然也飘荡起了雪花。

    不过对比起幽州这些地方,渭水平原这地方可是要好得多,而且反正是马周去勘测郑白渠将要施工的区域,又不是李泰要那么远的跑一趟,李泰可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好的。

    至于修建郑白渠所需要的材料储备,李泰在高陵徭役们回来努力修缮高陵的道路时,就已经把各种各样的厂子给准备好了。

    只不过,这些厂子现在主要做得是培养人员,以及靠着高陵修缮道路来维持规模。

    等到郑白渠工作真开始时,这些厂子能马上扩充产能增加规模,从而承接下这工程。

    李泰伸出手,喃喃道,“朝廷六部九寺五监,都是我需要去争取的对象啊

    争取所谓领导并不靠谱,靠谱的应该是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共同体。

    毕竟跟朝廷机构谈什么感情,谈利益才是最稳妥的,公事公办却又能有大量的利益,才是最能争取他们的办法。

    到时就算换了尚书或者寺令,只要想要对付我,那就会受到整个组织从上到下的反扑

    司农寺的话只要今年的小麦维持在三石,那司农寺不说争取过来,但与农业学府之间的关系想来就牢靠了。

    至少司农寺为了收成增加,肯定会推动农官的计划。

    鸿胪寺等到郑白渠建设完成,尤其是用异族能替代当地百姓修建徭役设施的先例开了后,处于对自身职能的权利的本能强化,应该都会支持基础自己的大建项目。

    到了那时候,唐俭是不是自己人也无所谓了,只要鸿胪寺肯配合自己干活就可以了。

    那现在要争取的就是太仆寺了。

    它掌管了整个大唐的战马,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整个大唐骑兵基石的人物啊。

    无论如何,却是要把与太仆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李泰心中梳理着自己在朝廷的关系,离开高陵来到了长安,前去张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