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六章 信息茧房(第2/4页)

    难道还真有学生有空去背了校训

    而陈楷手足无措的站在了李泰的面前,他倒没想到自己居然能这么露脸

    李泰看看比自己高上好些个个头的陈楷,从容的笑了笑道

    “你可知安排你们进入到书局中,我为何会提到我校校训”

    “因为书乃学识之根基,安排我等进入书局,便是要我等为往生继绝学”陈楷大声道。

    “很好”李泰看着陈楷大声的呐喊,倒是相当欣赏陈楷的魄力。

    不过,李泰开口说道“诸君,你们可否知道,我为什么要建立农业学府”

    李泰倒也没有等到众人回答,而是继续道“那是贞观二年,蝗灾遍地。

    我在长安城内见到得是国泰民安,但是我离开了长安城,来到外面,见到得是野有饿莩,靠长安施舍的一碗稀粥度日。

    从此,我便是立下志愿,要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

    在场学生听到这话不由沉默了下来,因为这段故事他们都亲身经历过。

    当初在城门口等待着的稀粥的百姓中,甚至有着他们的身影。

    也正因李泰后来招募流民高陵屯田建设学府,他们才活了下来,甚至都成功读上了书

    李泰高高举起手,然后拥立的握紧拳头,随着自己的话语,拳头更是用力

    “而我在实现愿望过程中,建立了农业学府。

    因为我发现我一个人是有极限的,我需要更多更多的人来协助我。

    我们需要研究最优秀的种植技术,需要最优秀的种植良种,甚至需要最优秀的农业官员进行指导。

    我需要很多人帮我一起实现这个愿望”

    听到李泰这般的话语,在场学生看着李泰的目光不在只是单纯的好奇与尊敬,而是看着李泰的目光带上了尊敬。

    因为农业学府的学子有两类人。

    一类是当初收拢的第一批难民,虽然有500文入学条件,但李泰以免息借贷让他们入学。

    另一类自然是高陵或者长安附近的良家子,他们家里跟着李泰混真正赚到了钱,吃到了高陵发展的福利。

    所以,这些人都清楚,李泰并没有空口说白话,而是真真切切的在干活。

    “而现在,我经过了数年培养,培养出了你们,培养出农民的读书人。

    你们知晓种田的艰辛,明白种田的技术,更重要得是你们识字。

    我成立书局,是为了单纯的让你们有一个去处吗不是的

    我是希望你们能帮助我传播农业学府的成果,让大唐再无饿殍。

    我希望你们能让农民知道有一群为他们说话的读书人,让他们拥有知识与尊严

    我希望你们能如同星星之火,照亮整个底层的农民,启迪他们的智慧与梦想”

    听到李泰这般的话语,在场的学生们都不由的沉默了下来。

    说实话,李泰的话语,是他们想都没有想过的事,这是那么遥不可及,彷佛梦幻一般。

    这些人或是从难民出身,好一点的却是良家子,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活下去本身就是他们最大的梦想了。

    什么知识与尊严,什么智慧与梦想,这是他们应该想的吗

    但语言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如果从未说过,那人们还浑浑噩噩,但真听到言语中所描绘出来的美好愿景,那就是会有人甚至愿意为了那从未见过的美好愿景赌上自己的性命。

    李泰微微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