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六章 幽州的交换生(第2/3页)

    行大规模的实验,采集到详细的数据,那根本就没有办法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牲口食用,且产量最佳的草种。

    因为是为了模仿在自然环境下,这些牧草的成长状态,所以也不需要怎么样进行照顾。

    基本上撒一把草种,自然生长就好,所以,今年的耕地只能当做休耕了。

    这时候,最重要的倒不是照顾本身,而只是需要定期记录各种数据就好。

    所以长安来的这一批交换生,基本上都放在这项目了。

    等到一行人完成撒草种的任务,回到幽州学府中,李淳风倒是在这时候找上了两人。

    毕竟李泰在信中说了,要多多照顾两人,所以李淳风自然听话。

    “祭酒,您找我们二人有事”两人回到了学校,便是第一时间被通知李淳风来找了。

    “坐下坐下”李淳风从容的招呼两人道,“这次找你们来,是因为学校准备尝试在津口附近养殖些可食用的水草,便想问问你们这批学员感兴趣吗”

    “可食用的水草”听到了李淳风这话,两人都不由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东西。

    “越王来信里面提到的”李淳风道,

    “寻找一些最好鱼跟人都能够食用的水草,培养起来之后或许能够作为海边的菜蔬食用,毕竟能够节约一分耕地粮食总归是好的。

    更重要得是,越王提议将来拿下高句丽,那这片海洋也算合围起来,这整个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养鱼池塘。

    到时候说不定能研究一下人工养鱼,就跟种田也一样培养出一些味道鲜美的鱼来。

    而要养活这些鱼,那就要准备好这些鱼的伙食。”

    说实话,对李泰的提议李淳风虽感觉李泰有些像疯子,毕竟鱼不够吃直接就捕鱼好了,何必还要去慢慢的培养,大海这么大,难道还怕这些鱼给捕杀干净了。

    但没有办法,李泰就是喜欢这么一个调调。

    先是弄出粮食,然后用粮食去进行养殖,比如当初的养鸡,现在的牧草计划,以及这么早规划所谓的渤海养鱼,差不多都是一个道理。

    “拿下了高句丽吗”王玄策与刘仁轨都不由几分的发蒙,这问题他们可从没想过。

    毕竟自从高句丽独立以来,隋朝为了将它重新纳入华夏版图,几乎是进行了三次征伐。

    而三次后整个隋朝就散架了。

    这样的情况之下,唐人对高句丽多少有几分心理阴影的。

    某种程度来说,李世民打东突厥几乎没什么阻止,但如果是打高句丽的话,阻止的人绝对是前赴后继。

    毕竟当初的隋朝说没就没了,他们也怕唐朝重蹈覆辙啊。

    不过,大唐或者任何一个华夏政权,收服高句丽那一片几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因为那片区域非常容易产生一个威胁中原政权,这点不论是宋朝的覆灭,还是大明的败亡,都清楚记录了那片区域对中原文明的威胁性。

    只不过,现在历史还没发生未来的故事,但只要战略目光还可以的人都会明白那一片区域对中原文明的威胁,尤其是文明越高,这种威胁性也越高。

    “大唐与高句丽必定会有一战而我大唐必胜”李淳风无比自信的说道。

    李淳风来到涿郡,尤其见到大唐船只在渤海上航行后,便无比肯定了这一点。

    因为幽州成不了华夏的屏障,只要高句丽反应过来,狂点航海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