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礼入学府(第2/4页)

    在图书馆里找个角落看就是了,但所有书籍不许带出图书馆。

    如果你学分足够的话,可以向图书馆要纸张笔墨,自己抄录一份书籍,拿回去慢慢看。”

    “高陵学府这么多书吗”薛礼听到这话,不由对远在长安的高陵学府表达敬意。

    “嗯,传说世家有感燕王贤良,在燕王的号召下,便是向大小世家借书两万卷。

    后来且不说陆续有其他世家或者朝廷官员编撰文集会送到高陵学府而去。

    就算农业每年都会挑选精品论文,选入到农业学府的图书馆中。”

    图书管理员说道这里,带着几分自豪道,“传说现在高陵学府藏书已渐到三万册了”

    “三万册了这么多”薛礼听到这话忍不住发出了感叹与羡慕。

    毕竟,这可是整整三万册书籍,对薛礼来说,实在太难想象这画面了。

    事实上,图书馆一开始建立起来时,李泰也就只是想要扣点书籍,来农业学府装装门面。

    后来因为进京科考时,允许考生到农业学府的图书馆中看书,当然还是看书免费,但如果想要抄录的话,那就需要钱去买纸笔。

    如果私自带书出去,被发现了更是会直接取消科考的名额,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威慑还是相当大的。

    正如此,一些穷苦考生一般会选择报名成为农业学府老师,然后享受学校的福利,或者一样赚取学分去抄书。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吸纳了一部分社会上的师资力量,帮助农业学府健康发展。

    不过,这些老师加入到农业学府后,他们发现农业学府的由李泰定下每名毕业学生都必须要写的论文制度,基本上想要毕业,就必须要完成一份论文。

    而其中学生写得最好的五百篇会被学校收入到图书馆,表示你们对学校的贡献,学校也有幸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学生之类的鼓励意思。

    但李泰不懂得这时代的人对写书著作的重视,以及一种天生想要的传承使命感。

    尤其他们觉得连这些写着粗鄙言语的普通学生都能著书立说,那他们凭什么不能试试。

    而这些人是什么人,全部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不说他们的能力如何,但他们的文章绝对是全国都能够拿得出手的,而只要有人被学校收录,那攀比自然就不可避免。

    但这件事情,惹怒了一直都乖乖在图书馆里面做图书馆里员的颜勤礼。

    虽然严格上来说并不是李泰的人,但颜勤礼到底是跟着李泰最早的人。

    而这些家伙们些的文章严重增加了颜勤礼,孔志约,虞旭三人整理书籍的负担。

    毕竟这三个家伙已经在图书馆里面整理了三年了,但却不见图书馆内的书籍完成整理,以及抄写好复印本,现在一转眼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这能忍

    所以颜勤礼便出面,表明以后老师的伦策书籍每年最多收录一百份,学生的精品论文则是学校最多收集五百份,才把工作量给压下来。

    不过,也正是如此,能向农业学府留书的考生反而更加的多了。

    教师们写起论文来,那是比要考试学生更加拼命努力。

    毕竟只要稿子被农业学府收录,成为能保存下来的精品,那更是能成为进身之阶。

    这自然让农业学府进行著书立说的人暴增,给人一种图书馆内的书源源不断的感觉。

    当然,这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