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二章 工匠考核(第2/4页)

    一辈的工匠们在喝着浊酒时吹牛打屁。

    吹嘘着自己当初在郑白渠干活多么多么勤劳,才通过了考核给了自己优秀工作者的徽章。

    这让大大小小的工匠,心中或多或少的泛起了酸味。

    最重要得是,同样的手艺,对方就是凭借这奖章这经历,就是比自己收得钱多,过得舒服,这让自己怎么忍啊

    所以这一次,听到魏王再次举行匠人考核,那些在京畿道附近的匠人们大都是相当热情的向李泰这个工程汹涌过来。

    就算自己实力不济成为不了大匠,也因为自己家庭的原因不会在河南道落脚,但怎么也要挣到一个优秀劳动者的奖励,然后跟家附近的农学社搭上边啊。

    毕竟你的手艺到底怎么样另说,对普通人来说,差那么一刻钟两刻钟也不是要紧事。

    但是你没有这个徽章,那你就没干这活的资格,这是完全没办法的事。

    所以上次没有去参加考核的匠人,尤其是京畿道这一圈的匠人那真的是很踊跃。

    而除了他们,就算是上次获得了优秀工作者的匠人,或多或少也是冲着大匠的考核,想要去洛阳试一试。

    还是那一句话,谁不想要吃上公家饭呢,谁不想要编制呢

    上次自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办法成为大匠,但这次自己去好好努力,如果运气好成功通过了大匠呢。

    那可真就是这辈子吃穿不愁,说不定还能讨要一份家族传承的事业啊。

    毕竟这个年代所讲究的可不是自由发展,相反讲究得是传承有序,子承父业。

    这么一门只要大唐不倒,那就能不断传承与国同休的职业,那可是有爵位的高官们才有的待遇。

    自己这些干土木的能够遇上这么件好事,又怎么能够错过了

    至于李泰干大型工程,一般都喜欢留碑纪念有功大匠的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反倒没什么太多想法。

    毕竟能够留碑的人都是为整个工程做过特殊贡献的人,这种人每一个基本上每一个都是大匠起步,就算原来不是大匠能留名了以后也是大匠。

    只要这整个工程还在,那他们便是能够跟着这块纪念碑一直流传下去。

    虽说青史留名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儒生的追求,但对工匠们来说,他们靠着自己手艺也混出了几分名堂能名留青史也是很感兴趣的。

    别得不说,老了吹牛时对自己后代说某一项工程是你阿耶干得,相信也是很有自豪感的,最多就是奢求能够留碑的大匠并不多而已。

    不管怎么说,这次随着李泰把大匠考核的消息开始散播开来,关东地区的工匠们多少还是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看着这次考核。

    但关西地区尤其是京畿道地区的工匠们,一个个开始想办法去找县令去开具路引,准备前往洛阳报名工匠考核。

    毕竟给魏王干上两三年的时间可不只是白干的,自己的目的可是要为这两三年为自己下半辈子有个保障,甚至为自己以后的子孙能抢在起跑线上啊

    但本地工匠大量外流这种事情,对当地县令来说也是相当头疼的事。

    毕竟工匠在古代生活地位真算不上高,甚至一些有权势的人让工匠白干活也不是没有过。

    但他们若大量离开本地,对整个本地社会来说,或多或少也是会造成影响的。

    最简单的就是农具坏了要找谁修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