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人意料的运兵速度(第2/3页)

    就应该走出关中平原这一片狭小的土地,向更大地方开拓。

    当然就算唐王朝没这般觉得,但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也在以后历史中,用脚投票的把关中地区给舍弃掉了。

    李泰很明白,如果自己是纯粹的关陇贵族,那自己甚至要打压东北地区才是正常的。

    但李泰不是正常的关陇贵族啊,对李泰来说,自己就算是再怎么样的努力,制定下完全的规则后人肯定还是会找出漏洞意义的钻透,大唐再怎么辉煌,也不会有千年皇朝。

    但自己需要让华夏民族在某些优质的土地上留下属于汉族的烙印。

    唯有如此,等到了后人中出了俊杰收拾山河,自然会在有需要时大喊“自古以来”

    对李泰来说,只要能达到这一个目标,那自己也就没有算白来这大唐一回了。

    所以,松嫩平原这片土地,李泰肯定是要开发的。

    真正把这片土地拿到了手中,那汉人在亚洲东部才算站住脚跟。

    自己也就能够彻底的放手,开始征讨西域,甚至跟吐蕃决战青藏高原了。

    否则别得不说,单是生产力所带来的物资上就会差很多。

    当然李泰也不否认,等到松嫩平原开发出来后,东北地方必然会崛起类似陇西贵族这样的军功集团。

    毕竟这片土地是最容易出军政府的,如果反叛的话可能比安禄山的叛乱还要严重。

    至于很多其他更好的土地,哪怕自己知道,也因为距离的原因,大唐是不可能直接控制得了,别得不说,印度那块土地够好吧,但就算是有了航运体系,想要控制都非常麻烦。

    但这片土地是能被纳入到大唐有效管理范围的耕田,仅凭借这点,自己就不可能因为担心这里未来会发生叛乱之类的,因噎废食的放弃这里。

    “辽水和那水的土地”李淳风听到李泰的话,虽然有几分意外李泰会对这片土地感兴趣,但出于对李泰信任,倒也并没有多问什么,马上给李泰准备好对应的人才。

    而事实上对天津来说,想要找去过北方的向导实际上也并不困难,甚至李淳风为了以防万一,更是准备了好几队的人来。

    毕竟北方的土地,有很多地方既不属于大唐,又不属于高句丽的两不管地带。

    多准备几组人哪怕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耽误了李泰的事。

    至于军事上的事,说实话,在干掉高句丽水军后,李泰除了等待李世民过来幽州以外,自己主要的还是在修建幽州到营州柳城的道路。

    当然,这次只是要求他们按照两个月的工期,把这条道路给修建起来,基本上能做到运输粮食,以及行军稳妥差不多也就足够了。

    至于想更进一步,那就只有看李世民能够打到什么地方了。

    毕竟没有军队保护,自己的徭役也不敢随随便便约过国境线,去高句丽的眼皮子底下修建道路啊。

    除了陆地上在王真儒来了后调度他们修建道路以外,在海上,李泰开始沿着渤海的海岸线,开始建立临时的港口,在渤海之上运输粮食,这可比陆路运输要方便的多了。

    尤其在高句丽的水军被干掉了之后,水上的运输路线也更加的安全。

    只不过,李泰从来不放心只是一条运粮路线,弄出一条陆运路线,一条水上路线,自己也能够安心许多。

    哪怕有一条粮运路线因为什么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