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一十七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3页)

    定李泰反而是非常有机会成功带着军队走出来。

    比如现在,李泰便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后手。

    是的,李世民是把李泰当做是后手来用的,这才是把李泰安排到了卑沙城,甚至纵容李泰把这些徭役全部都聚集起来的原因。

    毕竟未算胜先算败,李世民虽然坚信自己会赢的,但李世民也必须要为战败做铺垫。

    这哪怕不是李世民的本意,但李世民身为皇帝,能有为将者以来纵横不败的自信,但也一样会有为王者顾全大局的谋划,而李泰便是李世民的托底后手。

    这次正是有李泰托底,所以李世民才能尽情展现自己的指挥能力。

    当然,如果没有李泰托底的话,李世民也许会更小心一点,但李世民一样会选择野外歼灭高句丽军队。

    没有办法啊,李世民在国内纵横几乎无敌,尤其是完成了一战擒两王的壮举,这让李世民在军事上信心充足的可怕。

    高句丽的军队不就是区区的云气嘛,自己又不是灭不了

    而杜如晦跟李世民交流之后,很快便在李道宗带领下,在大军撤离过程中,带着五千士卒从另外的方向逃遁。

    大唐军队除了陆陆续续安排在了一个个攻下的高句丽城市作为防备的士卒除外。

    现在李世绩靠着八卦军阵掩护,带领步骑过万隐匿北山侧翼,李道宗带领五千士卒,隐匿北上之上,而李世民带领唐军主力三万则是徐徐撤退。

    差不多就在这时候,高句丽的靺鞨仆从兵们,骑着轻骑快马已经追逐上逐渐撤退的唐军。

    见到唐军后,靺鞨酋长不由大声叫道,“唐贼再此,我等立功正当时”

    话语间让靺鞨士卒士气大振,一个个骑着骑兵毫不迟疑向唐军追逐过来。

    说实话,这么一支靺鞨仆从兵的到来,倒让埋伏在战场的李道宗心中一惊,转头看看老神安定的杜如晦,道,“杜相,您说我们是不是进攻了”

    “不过只是小鱼而已,若暴露了我军的埋伏,那才是坏事”杜如晦摇头道,

    “你看李世绩那家伙多稳,分明就是完全没有把这些异族的仆从兵放在眼里。”

    不过杜如晦说到了这里,看着靺鞨士卒,目光却是锐利了几分,道,“不过这区区异族,居然敢参合到我大唐与高句丽的角交锋中,果然我大唐的威势彰显不到这里啊”

    是的,不论是杜如晦,还是李世民等人,都对于靺鞨没什么认识。

    只不过他们能够看得出来靺鞨并不是高句丽人,只不过不是高句丽人还敢参与进来,这靺鞨的胆子还真大

    大国与大国较量,基本上大国身边的小国都是最先扑街的懂不懂。

    从远的历史来说,大汉跟匈奴较量,西到安息,东到鲜卑,周边小国都莫名其妙或被大汉或被匈奴干掉。

    像什么你家国王被我杀了,那我陪你一个国王之类的操作也是常事。

    这件事情换到现代也是一样,大国与大国间的竞争,你别管国际上怎么样风起云涌,但最终落到实际的点,基本上都是大国周围一圈的小国成为炮灰,而大国本身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小国参与到大国与大国间的争端是很危险的,尤其大国与大国之间有着理智克制,这反而成为斗而不破的基础,约束大国直接爆发战争,这就让小国彻底绝望了。

    因为大国与大国间不会真打起来,而他们不真打起来,不把国力消耗到国内的最后一点资源,那么小国就永远没有崛起的机会,只能够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当做棋子用,用完之后当做厕纸。

    毕竟世界不论怎么变化,但基础规则没发生变化,到底还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小国只要参与进来,那他们不论谁都会成为炮灰。

    因为这个游戏规则本来就是大国制定的。

    小国想要依赖着大国制定的规则,然后想要打败大国,这不让人感觉到可笑吗

    这跟堂下何人,状告本官有什么区别。

    所以,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碰撞,小国最聪明的要么坚持中立不动摇,要么就去隔壁找个国家,然后天荒地老的打下去,表示没有时间理会大国之间的事。

    而现在大唐跟高句丽碰撞,你一个靺鞨族跳出来是什么意思,嫌自己的民族活太长了

    凡认出靺鞨不是高句丽的人的唐军将士,基本上都在靺鞨的上打一个叉叉,默默记在心里。

    没看到薛延陀在草原上纵横了这么久,但见大唐去修理高句丽都多得远远得嘛

    你一个不知道什么犄角旮旯里面冒出来的异族,居然敢参合大唐讨伐高句丽的战争。

    你真是该死啊

    “社尔”这时候的李世民看着靺鞨这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异族,却也不免心中生火。

    “臣在”阿史那社尔出列道。

    “率领你本部,把这群高句丽的仆从军打退,若遇到高句丽主力,则继续撤退”李世民道。

    “臣遵旨”阿史那社尔的目光盯住了靺鞨,他要完成唐皇的命令

    今天一更,不用多等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