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二十六章 辽难运河(第1/4页)

    李泰看着众人只是相互看看,并没有说什么话语,便装作不知道这些家伙在想什么心思。

    因为徙陵制度的消失完全可以看成大汉原本强干弱枝政策的消弭。

    为什么西汉的世家完全没有东汉的世家那般强大,更多的还是外戚在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汉没有徒陵制度对地方豪族进行压制。

    不得不说,这制度在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稳定地方,同时又能吸纳天下财富的制度。

    但后来世家成长起来后,你再想执行这制度就完全执行不下去了。

    因为这损害得是地方豪族与世家的利益,甚至现在的大唐若有谁说对世家执行这制度,那就算是李世民却也未必能抵挡得住这制度所带来的反扑力量。

    所以李泰自然不会现在就在大唐推行,这怕不是会被反扑的世家给彻底搞死。

    但为了吸收高句丽,而对高句丽的贵族执行这种政策,那所有人都不会反对。

    因为哪怕在他们的意识中这是统一战争,但却也不可否认,对世家来说,把高句丽贵族弄到长安来,这才好对高句丽贵族进行敲骨吸髓。

    毕竟打仗的时候谁都反对,但分果果时,谁不想去吃一口。

    越强大的组织就越如此,廉耻个人也许有,但集体绝对没有

    而李泰倒也没继续纠结,毕竟越是勋贵士族,他们人数最少,掌握资源却最多。

    基本上只要知道分配方案,那这些人肯定被世家给盯上,甚至不需要自己多说什么,世家就会非常有节奏的把高句丽最肥美的部分吃干抹净。

    “而针对高句丽的第二点也就,高句丽的豪族与富农,尤其拥有土地的人。

    他们算整个高句丽的中产,甚至在地方说不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这些人,如果继续把他们留下来,那他们很容易想起与我们大唐的仇恨,以及延续他们的习俗惯性,很容易成为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说不定未来会跟周边小国勾结,继续反叛我大唐”李泰沉声说道。

    “所以,魏王打算把他们陆续送到河西四郡去安置”李世绩看着李泰的奏章后道。

    “是”李泰听到李世绩的话,承认的点点头然后道,

    “我想高句丽人的素质经过交手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是支喜欢战斗且能战斗的民族。

    更进一步的深入观察能发现,他们对军人很推崇,以及军人在整个高句丽的地位很高。

    同时越是军人就越是能获得利益,而这种利益又促成了军人地位进一步加固”

    李泰说到这里沉声道,“所以,这样一个既好战,又能战的民族,我们不能轻易浪费。

    更重要得是,随着高句丽解决,我们大唐的中心肯定会向着西域偏移,并且少不了战争。

    所以,我们需要用合情合理的手段,把这些有着高句丽荣誉感的军人消磨掉。

    而西域那战场,我相信能加速他们融入我们大唐,也让他们不在回想高句丽”

    说实话,军队这种东西,在一个国家消亡后,处理起来是最麻烦的。

    保留下来,必然会有隐患,直接处死必然导致动乱。

    而且必须要说的是,古代上升通道太少,军队不说底层百姓,至少是中间阶级的主要上升通道,所以这一条上升通道不能断了,断了必然横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