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25. 第 225 章 心里想着这些事,……(第3/3页)

    安稳。

    和战场上的褚家相比,是不同方向的同一种安心。

    当然,提到江启的话要少些,夸的话在往日早就说了不少了,现在正值打仗的时机,大家的注意力主要还是在褚家身上。

    褚家的声望一时之间在民间沸沸扬扬,经久不散。

    江启回回从街上路过的时候,都能听到大家在说什么。

    皇宫内,又是陪着皇帝锻炼身体的一个早上,皇帝额头上已经出了不少的汗,但看他神色,就知道已经习惯了每天这样的锻炼,见他停了下来,一边守着的太监相当有眼色的把帕子呈了上来,皇帝拿过托盘里的帕子擦拭额头,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京城里,有不少人都在谈论褚家吧”

    虽然锦衣卫是江启在统领,但这主要还是皇帝的机构,除了江启之外,他下面的两个副指挥使也是可以面见皇帝的。

    平日里,很多情报都是要交给皇帝过目的。

    除此之外,皇帝身边还有暗卫,这也是一股力量。

    所以江启知道,外面的这些风吹草动都是瞒不过皇帝的,他也没想在这种事情上去隐瞒皇帝,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江启是忠于皇帝的,皇帝对他一直很好,江启又不是什么薄情寡义的人,在他的心中,皇帝自然也就很重要了。

    他以前说过要帮褚家,并不代表着要在这种事情上去瞒着皇帝。

    真要是那样的话,他在皇帝身边也不会有如此的地位。

    “陈国乃是虎狼之国,兵强马壮,一直是我大乾的威胁,他们来势汹汹,结果却被褚家打的节节败退,现在他们讨论是很正常的。”

    皇帝在江启面前从来都没有隐瞒对褚家的忌惮,跟他说话也比较随意,江启也就没有打官腔,而是直接说着解决方法“现在天已经在冷下来了,今年官府让种植的棉花收获很不错,市面上已经有棉衣棉被在售卖了,等冬天的时候,百姓们就有了御寒之物,稍加引导,大家就该对朝廷歌功颂德了。”

    “还有先前的玉米和红薯,当时成熟的时候,各地方的百姓引以为神物。”

    “这些东西能够来到大乾,在大乾的各个地方都能适宜种植,都说明了皇上圣明,咱们大乾得天庇佑。”

    这就是皇帝在民间的威望。

    早在当初红薯玉米收获的时候,江启就已经引导过一波舆论了。

    皇帝知道江启说的没错,当时民间确实是如此,但是这才一年,那些东西在全国的种植规模还有限,更多的是要留下来做种,威望要几年才能完全发酵,和褚家相比,还不够。

    更何况,就算是威望超过褚家,有这么一个手掌庞大兵权,还十分得民心的人在,皇帝寝食难安。

    “其实臣这些日子还想到了一个法子,”江启说道“图书馆。”

    “图书馆”皇帝诧异的重复了一遍这个名词。

    “其实也就是藏书阁。”江启道“书本的价格高昂,民间有很多学子其实都买不起太多书本,臣当初在读书的时候,也就是因着在白鹤书院考好能有奖学金,才能有那么多书籍可以随便买下来,但是大多书院还有私塾基本是不会有白鹤书院这么好的条件。”

    “皇上要是在各地开设藏书阁,免费供学子们看书,或者借书,相信各地的学子都会对皇上感恩戴德,到时候不对着皇上写诗感谢都说不过去。”

    最后一句话他语气有些调笑,但其实那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算那些学子一时没有想到这上面去,江启也会派人往这上面去引。

    皇帝相当聪明,从江启这么一说,他就知道这个举动会在文人之间引起多大的震动,但他惊喜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强行冷静了下来,“这个措施想要推行下去,要耗费的银钱不少,国库现在没钱。”

    也不是全然没钱,只是边关还在打仗,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相比之下,藏书阁这种用来给皇帝堆声望的举措就显得有些突兀了。

    江启在献上这个措施的时候,自然也是考虑过银钱的问题,“关于银钱的话,其实臣先前派去海外经商的人前不久发现了尹丹国内有金矿还有银矿。”

    “此事当真”皇帝都忍不住失声问道。

    江启道“确信无疑,尹丹国的人都还不知道那金矿、银矿的存在。”

    皇帝激动不已,尹丹只是沿海距离大乾并不远的岛国,以大乾的国力,真要灭掉对方轻而易举,到时候那金矿还有银矿可不就是大乾的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