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章 搞三产(第3/4页)

    出不来东西,质检部自然也就没活可干了。

    现在细纱车间的机器都是70年代投入使用。说起来也用了二十多年了,机器大小毛病不断,最近两年坏得频率更高了。

    钟卉问道“小铁匠呢”

    小铁匠叫杨念远,是厂里技术级别最高的机修工,领着一个机修队,负责细纱车间所有机器的修理和维护。细纱车间所有女工机器坏了都得找他。

    叶大姐说道“小铁匠手底下两个徒弟,上个月辞职了一个,这个月又辞职了一个。就剩小铁匠,哪里修得过来”

    钟卉没说话了。国棉厂男职工占了10不到,这年头稍微有点本事的,要么辞职下

    海,要么一边上班一边在外面搞点副业。

    早班的值班长正准备开班务会,便瞧见质检部的负责人刘工沉着一张脸进来了。

    刘工五十来岁,戴着瓶底厚的黑框眼镜,看上去很严肃,像中学数学老师。他是厂里的纺织专家,一直主抓质量这一块。

    刘工将笔记本往桌上一扔,粗声道“待会中班所有人去整理库仓库。我们把那些废旧零头布料整理一下,看能不能卖出去”

    几个同事面面相觑,有人当即问道“整理仓库不是仓管员的活吗什么时候成了咱质检部的活了”

    刘工也不好跟手下人说太多,只道“那些废旧零头布料放在那儿也是浪费。不如整理出来,想办法卖出去,还能为厂里创点收。”

    一听说为厂里创点收,大家都来劲了,创收意味着奖金啊。只有钟卉看着刘工没说话。

    质检部十几人便在刘工的安排下,开始清理仓库。钟卉以前从来没到过厂里的仓库,这次跟着同事进来,简直吓一跳。

    原来仓库里积压了这么多产品六七十年代的压下来的“府绸”、“泡泡纱”、“纱卡”和“人造棉”居然也堆在仓库里。

    更不要提她进厂后“大干快上”时期生产的产品,这也太浪费了吧堆成山的各种布料当年可都是凭布票供应的紧缺货,怎么会积压仓库里这么多年

    在工厂待了二十多年的刘工也说不清楚这里面的道理。不过这些堆积在仓库的布料大多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化纤布,的确良、腈纶、氯纶等,现在早已经不时兴了。

    一群人对着各种化纤布头子直摇头。

    “刘工,这里全是化纤布啊,卖不了几个钱。”

    “是啊,现在谁还穿化纤料子啊,天冷一点一脱衣服全是毕毕剥剥的静电。”

    “要是全棉的料子倒还好说。”

    “全棉的料子也有啊,就是少”

    刘工叹了口气道“想想办法吧,处理积压库存现在是厂里派下来的政治任务。”

    刚才厂领导班子开会,厂长宣布了一个消息,先前一直找厂里供货的织布厂和毛巾厂破产了。这两家厂还欠了厂里不少货款,厂长已经派人去讨债,能讨回多少还是个问题。织布厂和毛巾厂倒闭了,厂里棉纱品的销路就断了大半 ,技术员全部要派下去找新的销路。

    各个部门也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自救,会上厂长明确了厂里要组建“三产”,把这些年攒下来的废旧零头布料,整理出来,想办法卖出去。

    这活哪个部门都不想接,最后厂长扫了一圈,将组建“三产”的任务交给质检部了。刘工起初很不情愿,但其它生产部门任务更重,只能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