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3. 第 13 章(捉虫) 捡便宜(第1/3页)

    两人商谈许久,等沈若从“阑珊”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晌午,此刻他怀里揣着一张契约和二十两银子的定金,脸都要笑烂了。

    先出的那十张帕子打完折也就是一百五十文,蓝帆蓝大公子嫌麻烦直接掏出二十两,对沈若道“按你说的方法先试一个月,之后你做出来的小玩意要拿过来直接从这里面抵扣,等不够了再和我说。”

    这财大气粗的模样,不宰一把客沈若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不过这必定是双赢的局面,而且自己不仅出了东西还出了点子嘞,要是能成功给阑珊带去百倍千倍的效益,蓝帆赚得肯定比他跟自己买东西花费的银钱多得多。

    时间还早,沈若随着记忆中的杂货铺子走去,他要买些东西为之后制作手帕和其他东西做准备。

    储水街背靠镇南,一排连着四家杂货铺子。每家铺子都有自家卖的最火的一样东西,或者说价钱比别家便宜,所以这四家铺子都开了许久没有倒闭。

    沈宏当掌柜的那家杂货铺子也就在这儿,叫做“李记杂货”。

    沈若想买个汤婆子用来熨布。街道边有许多摆摊的小贩,先看看小摊上有没有人卖,若是没有那就要去杂货铺买了,杂货铺寄卖的东西都要抽成价格也就上去了,远没有在自产自销人手里买便宜。

    虽然手里有了二十两银子,但也不能随手乱花,得精打细算地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走过一整条街道也没有看到小摊上有卖汤婆子的,大多都是些村里农家人自己做的笤帚、竹篮这些物件。

    那就只能去杂货铺里看看了,这里的四家杂货铺也挺有趣,正好是“赵记杂货”、“钱府杂货”、“孙家杂货”、“李记杂货”,凑了个百家姓中的“赵钱孙李”。

    进杂货铺倒是不急,沈若一眼看见边上有个年轻的小摊贩正在吆喝着卖草编的手工制品,有个蚂蚱看着好玩,长长的草茎将蚂蚱托着,风吹过来左摇右摆的就像活了一样。

    小贩手里不停,做好的东西已经堆起来了,这种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很少有人买,他也懒得像其他人一样扯着嗓子吆喝招揽客人。

    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阴影,小贩抬头看了眼,见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哥儿,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小哥儿瞧瞧看,都不贵,小的一文两个,大的两文。我从小就会这门手艺,是顶顶好的。要是买回去保存的好可以留十几年哩”

    沈若回以一笑“行,我多挑几个。”

    小贩差点儿看呆了,他在镇上摆摊多是遇到那些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客人,大多都是小孩想买然后大人不答应,最后熬不过自家崽才来买,给铜板的时候那眼睛一瞪的,活像是他抢人钱似的。

    这还是第一次遇到会冲他笑的,而且还笑得这么好看

    沈若拿起仔细端详,二十一世纪所有的手工艺品都贵,民间也有会草编的匠人,曾经他好奇买过一只蚂蚱,和小贩做的大差不差。

    不过后来被他拆了,因为他想看看这草编蚂蚱究竟是怎么编的。然后等他一步步拆完一步步分析,最后他就装不回去了。

    那只精致的草编蚂蚱最后成为一小堆枯干草,沈若还是很遗憾的。

    他挑了两大两小捏在手里,随后状若无意地问起“我还想买个汤婆子,小哥知道哪儿有的买么”

    沈若知道杂货铺里肯定有,但是不知道行情,要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