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巾帼英雄(二)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第2/3页)

    不少朝代的孔家人和儒生都表演了晕倒、暴怒、砸东西等项目。

    “皇帝和世家之间有一致的利益,但同样也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矛盾。世家做大,就会危险到皇权,危险到国家稳定,因此辖制世家是明君的基本功。”

    “但要辖制世家和贵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皇帝也需要帮手。扶持新贵,削弱旧贵族是基本手段。武丁重用妻子、女儿和刑徒,因为妻子、女儿的利益与武丁相对一致,而出身卑微的刑徒需要依靠武丁来谋求生存空间,因此会比旧贵族会更忠诚。”

    “在武丁这位任人唯能、任人唯贤的君主他眼里,只要对国家和统治有利,臣子的出生、性别都不是问题。正是武丁这种超前的眼光,在他任上,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才有了武丁盛世。注1”

    “武丁之后不是没有用人唯贤的帝王,但总体上帝王用人的眼界都在倒退,开始被阶级、性别蒙蔽双眼,且多有因噎废食的蠢物。有些皇帝会提拔寒门来平衡削弱世家,但相较于已成气候的世家,提拔几个毫无根基的寒门子弟效果甚微。”

    “举个简单的例子,隋唐出现了科举制度,目的就是选拔更多的人才比如寒门子弟。可科举制度最后却被世家掌控,反过来利用挑选他们的新血液。世家通过师生、姻亲等方法,将寒门中出众的人才收入囊中,把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人才拦截在科举大门之外。”

    听到科举制度被世家掌控利用,李世民、李治和女皇等皆是惕然心惊。

    “相较而言,君主的妻子和女儿,要么同样是贵族出身,要么生来就是贵族,比寒门的更高,可以发挥更好的平衡作用。我前面说过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想要从事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必须仰赖父亲、丈夫或儿子,这就表示,相比于其他大臣,妻子和女儿会更忠诚。”

    “不仅是君主的妻子和女儿,提拔其他女子也可以达到类似的目的。因为男尊女卑,女性出仕比男性更难获得家族的资源,甚至于她们,家族不是助力而是阻力。女子一旦出仕,想要站稳脚跟,效忠皇帝才能更好抗衡来自于家族的压力。”

    “以儒家为首的士大夫阶层竭尽所能贬低女性,阻止女性接受教育出仕,是因为怕更多的竞争者损害自己的利益。可皇帝不该有这样的忌惮,皇帝是士大夫之上的阶级,一人自成阶级,他的利益与世家和士大夫并不完全一致。对于皇帝来说,朝堂上的官员是男是女并不影响皇帝的权利。”

    “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少数以妻子为政治盟友,或提拔女子的皇帝,都得到了不少于提拔其他人的回报,甚至是更高的回报。然而从始皇帝到末帝溥仪,那么多皇帝,明白这个道理的皇帝凤毛麟角。此类例子后面也会逐渐讲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唐朝末年,一场黄巢起义,将从汉到唐或明或暗掌控着国家命运的世家几乎一锅端了。天街踏尽公卿骨,这是盘踞中原千年的世家遭遇的最大一场血腥清洗。旧贵族的覆灭加上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到了宋代寒门开始真正有了上进的机会。”

    听到天街踏尽公卿骨,唐朝世家大族心下大寒,死死盯着屏幕想要知道更多信息,以掐灭未来的危机。

    “不可跨越的阶级壁垒被打破,北宋初贱籍制度走向没落,文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