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巾帼英雄(八)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第2/3页)

    忆起了他们的太宗陛下,被昏君奸臣和藩镇割据打击的七零八落的巨唐之心又活了,不愿降了。”

    “凤翔百姓听闻宴会之事,也纷纷到衙门请愿,表示愿与大唐共进退。于是大家憋着这口气硬生生又给大唐续命了一波。”

    “不管是凤翔唐军和百姓,还是孤军外悬,没有任何后援,却固守边疆近五十年,直到最后一个白发兵倒在冲锋之路的安西军。孤守数月,终因没有后援而粮绝城破,满城军民无一降者的睢阳城,他们拼死护卫的不是抛弃他们的统治者,而是太宗陛下一手缔造万国来朝的巨唐啊”

    “因一首与之有关的曲子让一个将覆灭的王朝又续命了二十年,纵观千古也就那么一位,不愧是大唐臣民的白月光。”

    经历了玄武门后,登上皇位的李世民,在这冬日里听着天幕之言却是浑身都暖洋洋。

    对于这位戎马出身,弑兄杀弟上位的年轻君王,不仅大唐的百姓不确定他能不能做好大唐这艘巨船的掌舵人,便是李世民自己夜深人静时也常常会生出疑虑,不确定大唐在自己手里会不会变得更好。

    如今知道自己将来做的不错,李世民并没有得意起来,但已经有了更多的信心。天幕的称赞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在后世人眼中,他做为皇帝的作为远比如何得到皇位重要。

    同时,李世民也渐渐放下了对天幕的担忧。之前主持人的一些观点,以及她明目张胆地鼓励百姓反抗,都让皇帝们担心天幕会对朝廷的统治产生危险。可现在李世民知道,天幕的存在时两面性的,于明君那会是助力,于昏君那才是不利因素。

    李世民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昏君,因此他对天幕的担忧大大减少,同样有这种想法还有刘邦等其他君主。天幕是个不确定因素,但只要自己做好君王之职,那天幕也是最大的助力。

    “可惜的是太宗陛下和太宗子孙终究是两码事,戎马半生,麾下将军不灭一国都不敢称将军的太宗陛下,子孙却搞出了国度六陷天子九逃的笑话。太宗陛下爱民如子,可以为百姓冲锋陷阵,太宗子孙却在逃亡的路上烧桥,断了追随其后的百姓退路,让他们直面反贼的刀兵。”

    “古代文人别的不说,粉饰太平的文字游戏总是极为擅长。比如唐朝天子九逃,是天子九迁;徽钦二帝和堡宗被俘,叫做北狩;永嘉治乱和靖康耻后,统治阶级狼狈逃窜叫做衣冠南渡”

    “君为轻,不是说君不重要,君的性命轻贱,而是相对于整个国家和人民,君并非重要到非你不可。君王的责任是保护国家和百姓的安宁,能够履行这份职责的君王,才是天下人的君王,若担不起这份责任,使国家处于危险之中,危及社稷,麻烦你让个位。”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注2。”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这段话精确的解释了六国乃至于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想要你的王朝世世代代,那就爱民爱民爱民。百姓生活安定了,国家就不会灭亡。然而诗人总结的再好,统治阶层却学不乖。于是代代又代代,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听秦王破阵乐的将士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