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5. 巾帼英雄(十三)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第1/3页)

    “清政府的战败并非偶然更不是时运不济, 而是必然结果。不提当时英国已开始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大清还在死守愚民、弱民、疲民、贫民、辱民那套以至于生产力落后,交战双方的装备天差地别, 仅是两国君主眼界就足以决定这场战争的结局。”

    “在维多利亚女王呼喊着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四处发起战争, 疯狂地在满世界掠夺财富,野心勃勃要统治全世界时,清王朝的皇帝在干什么呢与英国开战两年后, 道光皇帝问了俘虏三个问题,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你们英国在哪呀”

    开战两年,还不知道敌人从何而来先代的正常君主们沉默了, 智商正常的大臣们也默然了,而大清的百姓则麻了

    自认大清世界第一,自己是当世明君的康乾雍别让我知道哪个崽子干的

    “须知这时地球仪已传入中国数百年,满清朝廷一直有传教士任职。这些传教士为了皇帝的赏识, 得到传教的机会, 非常乐忠于展现自己的学识, 其中也包括地理学知识。康熙皇帝就曾向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且颇有所得。”

    “康熙的很多儿子对西洋器物都颇有好奇心, 比如雍正皇帝就曾穿西洋服侍绘像, 其九阿哥胤禟因少年时患痈感染得传教士以西医救治,十分热爱外国文化和西学,学过多门外语。但他们始终将西学做为奇淫巧技, 只将之当做炫耀和消遣之物。”

    康熙朝, 天幕初次出现是康熙亲政时, 但第三次天幕却一直到平定三藩之后才出现。年轻的康熙皇帝尚不知那位未来的雍正皇帝并非现在的太子, 而天幕提到的九阿哥并没有出生。

    至于雍正皇帝,时间倒是没有过的这么快,如今距离他登基也不过就过去两个多月, 还在忙着收拾政敌呢他本要以遵旧制为由,遣胤禟赴西宁驻扎,然胤禟一直拖延不肯出发,天幕出现后,雍正怕生出事端,便将胤禟等软禁府中。

    “相较于地理、物理、化学等实用的知识,清廷对西方绘画、服装、音乐和自鸣钟等更感兴趣。乾隆皇帝继承了祖父康熙对自鸣钟的喜好,且热衷于请西洋画师给自己和后妃画肖像。”

    “乾隆朝时清廷保守估计有四千座自鸣钟,这些自鸣钟有从西洋远渡而来,也有为了服务乾隆的爱好,国内研究仿制。当然同样爱好西洋钟表,祖孙二人也有区别,康熙更注重钟表蕴涵的科技,而乾隆更看重钟表华美的外表。”

    “若说大清的皇帝完全没有看到科技的力量,那是不可能的。若非知道这些东西的潜在力量,清廷就不会禁止西学在民间传播,尤其防备汉人学习。他们不许百姓学,将这些知识圈为统治阶级所有,但一代不如一代的继承人却限于眼界将整个帝国带入了深渊。”

    “量中华之物力,结于国之欢心。、宁与外人,勿于家奴是慈禧老佛爷所言,但防汉人不防洋人却是满清朝廷一贯的傲慢国策。在他们看来蛮夷小国远隔千里,出点财物就可以随便打发不用太在意,防备汉人东山再起才是朝廷要务。”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社会生产力进步极其缓慢,有些朝代甚至是倒退,以至于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科技变革的厉害之处。世界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短短两三百年间,就超越了过去两三千年的变迁。”

    “比如在古代,皇帝们难以控制偏远地区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