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章 风起云涌(第2/3页)

    上也没有异色,唐三藏放下心中的余虑,选择相信孙悟空所说的话。

    唐三藏道了声阿弥陀佛,让孙悟空收起行李。他跨上白马,这才离开原地,带着孙悟空继续向西行进。

    孙悟空牵着马走在前头,心里满是怨恨。怪不得当时见观音从东面而来,合着是将东西给了唐三藏,就马不停蹄地来找他。在龙宫时只是猜测龙王和佛门有联系,现在他已经百分百确定。

    他原以为佛门再怎么逼迫他,也最多只能用压回五行山下来威胁,没想到居然给他套了个环。一根链子栓着,这和经常看到过的耍猴人手下的猴有什么区别,完全不被当做人看待。

    唐三藏也是,原以为他为人真诚,没想到为了给他栓上链子,连他的唐王都敢扯出来。

    学了佛都这么会表面一套内里一套吗可他也听说过,大唐有些老和尚真的能做到他们口中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一套,据说在大唐,和尚们应该都是向这些老和尚学习的啊。

    和凡人接触不深的孙悟空不知道,高僧之所以是高僧,就是因为少。而且在佛门眼里,他师父唐三藏的确担得起高僧之名,只不过不符合他心中的高僧形象罢了。

    被关在紫霄宫一处宫殿的通天教主,看到这一幕气上心头,混乱的灵力将整个宫殿糟蹋成一片废墟。缓了好久,他才一挥衣袖,将宫殿恢复原样。

    又盯着紫霄宫正殿好一会儿,发现没有任何动静,眼中闪过悲痛失望的通天教主平复心情,坐回榻上,继续盯着手里直播的情况。

    迟早有一天,他会撬开天道的缝隙,救出悟空,也救出困在紫霄宫正殿的师父鸿钧。

    大唐那边,人们吵得都要当街打起来了。

    部分人说三藏法师这样做不配尊称为高僧。哪有吵一架就把人栓起来的道理,照这理,农人们农忙时节吵架,早就吵得村子都散了。

    持相反意见的人觉得是灵猴不尊师在前,三藏法师只是为了教育灵猴,更何况等取完经三藏法师肯定会将灵猴放走。灵猴既然是三藏法师所救,三藏法师对他有恩,又愿意让灵猴入佛门,三藏法师着实高义。

    被反对的人听到他们这话,脾气更加暴躁。合着被人救了就得入那人的道没听见灵猴自己说不愿意入佛,只是单纯报答恩情,人家修道修得好好的,怎么能强按着人家入佛。

    就像书生遇到盗匪发好心放过他还给了盘缠,难不成书生就得跟着去作恶正确做法应该去报官。

    唐朝建立没几十年,之前的确有还剩一点良心的人入山做强盗,对过往的文人墨客很是尊重,但文人墨客逃出来后直奔官府。

    佛门的人看到天幕就觉得势头不妙。

    如果没有天幕,等三藏法师回来再春秋笔法提起此事,说妖猴不听向善的教诲,所以给妖猴下了禁制。这样说的确能算美事,高僧降服妖猴甚至能传唱整个大唐。

    可是现在有天幕,所有人都知道灵猴并没有做出格之事,只不过和三藏法师有理念区别。和三藏法师有了隔阂离开后,也因听人劝,老实回来偿还恩情,可谓心性淳朴。

    这时候再逼迫灵猴,让他放弃从小到大的行为准则,按佛门准则行事,只能体现三藏法师的偏见与容不下人。

    佛门在南瞻部洲的时间也不短了,他们非常明白,比起三藏法师,灵猴的行事更偏向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