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4.千古一帝 一年三熟(第1/3页)

    为了方便运输军需物资, 秦始皇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这就是灵渠。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准确的测量仪器,没有开挖机械, 没有爆炸火药, 只能用目测、步测的方法来判断地势的高低。史禄及其同僚,翻山越岭, 察勘地形, 反复对比, 终于完成了这一构造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史禄及其同僚功不可没,名传千秋

    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都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直到两千年后的现在, 灵渠依旧流淌在岭南大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监御史禄只是秦朝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吏,甚至都没有上朝的资格, 他与同僚在官邸中看着天幕, 却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同僚争相恭贺,史禄内心激动, 颇有种不真实之感, “天幕说的不只是下官, 各位同僚都是建造灵渠的大功臣。”

    他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居然能被天幕提及,自己修建的灵渠居然能留存千年, 这真是太神奇了

    看着天幕中静静流淌的灵渠,还有灵渠附近游玩的旅客,秦始皇也有种时空变换的奇异之感。

    千年之后, 秦朝早已被埋在黄土之下,甚至要挖掘坟墓才能找到真实的历史,但那个水渠却依旧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用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着这一段历史

    解决了军粮运输问题,秦军才得以顺利进军。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再次命任嚣和赵佗进攻百越各部族。这次秦军势如破竹,一战将整个岭南地区划入了秦朝的版图,秦朝的国土面积增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天幕上出现了百越地图,各部族所在位置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秦始皇命人复刻下来,所有文臣武将都积极加入其中。

    任嚣和赵佗忍不住激动的心情,若不是在始皇面前,他们早就喜形于色了,他们居然真的赢了

    评论区

    “打百越最难的不是交战,是根本找不到敌人在哪。”

    “当时的百越还没有经过后世的开发,想象一下热带雨林是什么样子,腐烂的树叶能堆积几米厚,说不定哪里就隐藏着毒蛇猛兽。秦军五十万人撒下去,根本找不到敌人。”

    “还有瘴气,动物死尸腐烂后产生的有毒气体,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才是秦军损失惨重的元凶。”

    这些评论也有专门的人记录下来,若要对百越作战,必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当时的岭南还是烟瘴南蛮之地,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秦军南下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先进文化,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使岭南地区迅速从刀耕火种时代平稳地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

    后世经济中心不断向南转移,东晋时期衣冠南渡,宋朝定都南方,使得南方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开发出了一年三熟的天下粮仓。到明清时期,南方地区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可以为整个天下粮食,这一切都是从始皇南征开始的

    “一年三熟”

    因为死伤严重,秦国百姓本来对百越之战很是抵触,没有想到百越居然有一年三熟的田地,还是“天下粮仓”。

    好想要

    秦始皇也想要

    他身体微微前倾,呼吸都粗重了不少。

    “有了一年三熟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