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8.千古一帝 统一思想(第2/4页)

    骗了这么多年,后半辈子最大的追求都没了,只能惩罚罪魁祸首出出气。自己看中的长子不光不安慰自己,还要为他们求情,这让始皇更加愤怒和失望。愤怒于被亲子误解,失望于经过这么多年的栽培,扶苏还是过于仁善,无法撑起这个国家。而他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天不假年,长生药又遥遥无期,大秦的将来还是要交到长子的手中。

    重病就要下猛药,为了让扶苏直观的体会到大秦奋六世之余烈,兼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始皇将扶苏派去上郡做蒙恬的监军。他的本意是为了培养扶苏,扶苏却觉得自己让父亲很失望,这是被父亲放弃了,父子关系降至冰点。

    此后,父子二人致死都没有再见一面。

    扶苏的心如坠冰窖,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那些方士确实是罪有应得,父亲并没有做错,自己怎么会鬼迷心窍为他们求情呢。

    当时,父皇一定很伤心吧。

    “父皇,是儿子不孝”

    秦始皇撇了扶苏一眼,虽然事情还没发生,但他觉得培养这么多年的长子还是那么幼稚天真,他就该早早将扶苏打发去上郡,有蒙恬在,不用担心他的安全,还能将他与儒家那些人隔离开。

    只是不知后来发生了何事,打破了自己的计划。

    由此可见,“坑儒”的数量是极少的,却成为了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使其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恨不能掘墓鞭尸。

    对比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消消乐和巫蛊之祸;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动辄灭九族,洪武四大案;还有清朝的文字狱。秦始皇杀的人还不及他们的零头,为何被骂了这么多年不过是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儒家,得罪儒家就相当于得罪了所有掌握权柄的文人,他们的笔下自然极尽抹黑之能事,几乎成功的让一个立下不世之功的千古一帝遗臭万年。

    秦始皇“扶苏,你看到了,这就是思想的力量,比统一六国还要难的是统一人心。”

    扶苏“父皇,儿臣受教了。”整个大秦只能有一个声音,对不起了,淳于先生。

    刘彻天幕真会吊人胃口,这“巫蛊之祸”都提了好几次了,朕晚年到底做了什么事

    汉武帝朝的百官却有些疑惑,什么叫“丞相消消乐”

    有人想起了前几任丞相,被免去相职的卫绾,以伪造诏书罪被处死的窦婴,被免职的许昌,似乎被厉鬼索命的田蚡

    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现任丞相公孙弘

    老夫都这把年纪了,不会晚节不保吧要不还是乞骸骨回家养老算了。

    朱元璋谢谢,咱只想安静吃瓜,并不想被天幕提起。

    朱元璋以前是很看不上始皇帝的,将秦始皇与夏桀、商纣、隋炀帝并列,认为他横征暴敛,是千古暴君,供奉历代帝王的帝王庙中都没有秦始皇的份。

    但听天幕讲了这么多,他还真没有发现秦始皇有多暴虐,秦始皇从没有大开杀戒,也没有凭喜好断人生死。可见,那些污点绝大多数都是后人抹黑。

    作为一个同样被文人看不上的皇帝,他对秦始皇的感官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朕要将秦始皇抬进帝王庙,享历代供奉”

    朱标“父皇不妨听完秦朝的讲解再决定。”

    秦朝毕竟二世而亡,后续还有那么多糟心事,他担心父皇会后悔。

    评论区

    “我政哥太可怜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