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3.二世而亡 指鹿为马(第2/2页)

    然聪慧。他眼角余光看到了皇后怀中的稚奴,不由得叹了口气,未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太子怎么会被废呢

    李斯自恃有拥立之功,时常劝谏胡亥,希望他能担起秦国的朝政,不要被赵高蒙蔽。他搜集了很多赵高不法的罪证弹劾赵高,结果胡亥不但不治罪赵高,反而将李斯的上书交给了赵高。

    为了独掌大权,赵高自然不会放过李斯,他多次设计让李斯在胡亥玩乐时劝谏,李斯渐渐被胡亥厌弃,赵高又诬陷李斯谋反,将其打入大牢。

    为了定死李斯的罪行,赵高派自己的人以酷刑折磨李斯,逼迫他认下了谋反的罪名。最后李斯被腰斩于咸阳,俱五刑,夷三族。可笑的是,李斯被斩之时,李斯长子李由正在三川郡抵御起义军,不久后战死于沙场。

    李斯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投机的选择居然带来了这样严重的后果,他这一生有过很多次豪赌,前几次都赢了,最后一次却输掉了所有的底牌。他为之奉献一生心血的秦朝灭亡了,自家被灭了三族,自己也要背负千古的骂名。

    李斯临死之前一定悔不当初,他对小儿子说,再也没有机会跟你一起去上蔡郊外追逐狡兔了。李斯本是楚国一小吏,为了追求权利名望,干出一番大事业,他离开了楚国,来到秦国,拜入吕不韦门下。后吕不韦倒台,李斯却因才能出众被封为客卿。

    当时韩国派水工郑国人名入秦,行疲秦之策,修建郑国渠拖垮秦国的财政。郑国暴露后,群臣对外国来的客卿意见很大,请求秦王驱逐他们,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关键时刻,他上书谏逐客书,劝谏始皇,留下千古名句“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一封上书,让始皇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李斯也获得始皇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

    秦国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帝国的过程中,李斯居功至伟,他本有机会成为千古第一名相,却因自己的投机行为,背负了千年的骂名。

    秦始皇看了李斯一眼,这人像是一下子老了二十岁,眼睑下垂,神色萎靡,头发都有些花白了。

    到底是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秦始皇也不想用未发生之事惩罚他。而且,只要李斯立在朝堂之上,天下之人便会知道,对于大秦有用之人,朕绝不会因猜忌而随意杀害。

    想来,有了前车之鉴,李斯也不敢再生出任何不臣之心了。

    萧何“李斯真是可惜了。”

    李斯遇到了一个好主君,却不知珍惜,不像他,为免主君猜忌,还得自污明哲保身。

    权利只会转移,不会消失,朝中死了那么多大臣,胡亥却没有自己的人能够填补空缺,这些空位都被赵高的亲信占据了,他的兄弟赵成做了中车府令,他的女婿做了都城咸阳的县令,朝中遍布赵高的党羽。

    只杀朝中大臣远远满足不了赵高的欲望,他又唆使胡亥对地方官吏下手,胡亥效仿始皇巡游,对地方官不分青红皂白,连连诛杀,赵高在其中大肆排除异己,攫取权力。也怪不得天下大乱时地方官纷纷叛秦,对着一个随时会大开杀戒的皇帝,如何能要求他们对大秦尽忠。

    秦朝地方官“天幕说的太对了,但是能不能不要再提我等小人了,我们可没有李斯在陛下面前的信任,总感觉自己的脖子有点凉,怎么破。”

    为了试探群臣的忠心,为自己的上位铺路,赵高还做了一件遗臭万年之事指鹿为马。

    天幕之上出现一幕画面,似乎是在咸阳宫朝堂上,饰演赵高的伶人牵着一匹鹿进殿,对胡亥道“臣寻到一匹千里马,特来献给陛下。”

    胡亥哈哈大笑,“丞相莫不是眼花了,这明明是一只鹿。”

    赵高却言之凿凿,“这就是马,不信,陛下可以问群臣。”

    大多数朝臣附和赵高说是马,却也有不畏强权之人说是鹿,胡亥也糊涂了,这么多人怎么可能都看错,那一定是自己的错。

    赵高通过这个测试,检测出了哪些人是自己人,而那些坚持说是鹿的人都被赵高找借口诛杀了。

    评论区

    “当时满朝皆浊,除了同流合污就只有死路一条。”

    “赵高真是太有才了,后世无数奸臣都是学他的手段。”

    秦始皇狠狠咬牙,“赵高”

    朝中大臣,地方官吏,所有忠于大秦之人都被胡亥、赵高杀了,还有谁能挽救大秦的江山怪不得三年亡国,他以为六国那些懦弱昏庸的君主就是无能的极限,没想到胡亥却能突破他们的下限。

    大秦朝臣也愤恨不已,指鹿为马一出,他们的结局已经定下了,不是阿附赵高,成为他的同党,就是被他杀了。

    为了证明自己与赵高不是同路人,他们不吝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赵高,想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就在赵高胡亥倒行逆施,自掘坟墓之时,起义军已成气候,陈胜派周文向西进攻,很快攻陷关中,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派章邯率领骊山的刑徒苦役编成一支奴隶军,发动反击。

    秦始皇“章邯”

    时任少府的章邯立刻出列,接受群臣的瞩目,等待天幕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