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5.汉初人杰 约法三章(第1/3页)

    太公兵法也叫六韬, 其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 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 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文韬讲作战前的准备, 对内要富国强兵,统一思想, 同仇敌忾,对外要注重情报收集,保守己方的秘密。武韬讲究作战时要知己知彼, 以己之长克敌之短。龙韬讲战争中如何任用将领, 严明纪律,发号施令, 注重天时地理, 后勤供应。虎韬、豹韬、犬韬具体讲解各种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战争,以及士兵训练等内容。

    六韬堪称一部军事百科全书,其内容之广泛,体系之完整,是其他兵书少有的。这本书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在汉朝初年已经得到广泛传播, 后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推崇此书,其中的代表便有诸葛亮、孙权、刘备等人。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蒙恬赞道“此书真是面面俱到博大精深,能被后世推崇,还翻译了那么多种文字,岂不是说其他国家的人也要看这本书,真不愧是立周八百年的姜太公啊”

    始皇问李斯“李卿见过此书吗”

    李斯是荀子的学生,荀子曾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若说齐国的书籍,没有比他们更熟悉的。

    李斯果然知道“臣曾在老师的书房见过,不过其中的思想与法家不同,臣并没有如何重视。齐国投降后,齐王宫与稷下学宫的书籍都搬运到了咸阳,只是尚未来得及整理,其中应有此书。”

    始皇点头道,“将此书找出来,若当真那般神奇,便多复刻几分给百官学习。”

    蒙恬等武将很是兴奋“多谢陛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随后,各地反秦武装纷纷响应,张良也召集了一百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他觉得自己势单力孤,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反秦复韩,便启程去寻找同盟,在路上他遇到了刘邦的队伍,一番交谈后两人一见如故。

    张良以太公兵法中的思想劝谏刘邦,刘邦从谏如流,张良第一次遇到如此谈得来的主君,当即便与刘邦“情投意合”。

    留侯张良与自家陛下对视一眼,两个头发花白胡子拉杂的五十多岁老头都觉得对方有些伤眼,立刻移开了视线。

    天幕会不会说话,什么叫“情投意合”

    但张良并没有直接投靠刘邦,他此时最大的目标还是复韩,恰逢此时,项梁复立楚王,张良便趁机提出复立韩王成,张良自领丞相之位。张良刺秦后曾在项家躲避过一阵子,与项家人关系不错,这么简单的要求项梁自然不会拒绝。

    张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毕生理想,复兴韩国,复兴张家。因而更加竭尽全力辅佐韩王成,他挥师颍川,想要收复韩国故地,但在与秦军交战中,几座城池反复易手,张良始终没有打开局面。

    秦朝群臣议论纷纷。

    “此人在军事方面似乎不怎么样啊。”

    “就是,与普通秦军打都打不过,天幕也没说当地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