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50.群雄逐鹿 火烧乌巢!(第2/3页)

    王翦“奇袭乌巢乃是神来之笔”

    王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打蛇打七寸,一招解决了袁绍。”

    蒙毅无奈摇头“输了,谁能想到袁绍如此不堪”

    蒙恬“早跟你说不要得意忘形,这就是前车之鉴。”

    刘邦“平阳侯,你家这后代可真行,难不成他能统一天下”

    曹参被吓得满头大汗,立刻跪下请罪“陛下折煞臣了,这几百年后的事再者也没有血缘关系的。”

    吕雉瞥了刘邦一眼,对着曹参安抚道“平阳侯不必惊慌,即便将来曹操有所成就,他也只追封了曹腾,你不曾受到他们的祭祀,也不必担心他们的牵连。”

    曹参感激的向皇后施了一礼,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卫青评价道“曹操势力弱小,故而先退一步,后发制人。”

    霍去病“袁绍则是犹豫不决,一再错失良机,将胜利拱手相让。”

    卫青“曹军后勤不足,奇袭乌巢就是在孤注一掷,好在他赌赢了。”

    霍去病“袁绍军连续两月攻不破曹军大营,怕是早已丧失锐气,前线投降后,大军也失去了斗志。”

    武帝总结道“战争从来都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而是经济、政治多方面的比拼。”

    诸葛亮“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刘备他曾经亲历这场战争,对比曹营袁营文臣武将的氛围,便看出了袁绍必败。所以他及时抽身,没有给曹操俘虏自己的机会。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开战前,曹操全方位处于劣势,袁绍似乎胜券在握,但曹操能正确的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谋臣的意见,扬长避短,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战,曹操击败了袁绍,成为整个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大势

    评论区

    “曹操终于翻身了。”

    “过去大家看好袁绍、吕布,甚至是袁术,很少有人看好曹操。”

    “他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书写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此战后,北方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逃回河北的袁绍想起田丰之言,悔不当初。”

    “袁绍如果听田丰沮授的意见可能就不会失败了。”

    “不,袁绍的问题不是听哪一方的意见,而是他自己左右摇摆,哪一方都没有坚持。”

    “他采纳郭图审配的意见速战速决,但许攸献计要他偷袭许都,他又不听了。”

    “两军交战的时候,袁绍营中还在争权夺利。沮授的建议没有得到袁绍的采纳,便说了一些丧气的话,装病不跟袁绍玩了。郭图等人立刻夺权,抢占了沮授的位置。”

    始皇“袁绍败的不冤”

    曹军的胜利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有后方谋士的运筹帷幄,身处大营的荀彧、荀攸、许攸的功劳并不比战场上厮杀的将士们少。

    而袁绍的失败也不只是军事上的失败,其阵营内部勾心斗角,彼此攻伐也是一大原因。

    袁绍麾下的谋士以八人为主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荀谌、郭图、辛评、许攸。这些人,即便是在群星闪耀的汉末三国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评论区

    “八梁四柱八个谋士,四大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