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9.认清哥舒……(第3/4页)

    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广招学子不作限制肯定会和十多年前一样,平民学子成了贵族学子的垫脚石。

    现在设立了门槛,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平民学子的利益,也是在从一定程度上削弱权贵的势力。

    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继续如此,权贵和平民之间的分歧会越来越大,到最后会必不可免地爆发冲突。

    庭渊道“科举公平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方法。”

    哥舒琎尧和伯景郁郁看向了他。

    庭渊“教育资源垄断在贵族手里,如果他们手里不再垄断教育资源,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差距就会逐渐缩小。光靠扶持上层的平民学子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里,基础教育是私人的事情,只有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才有国家干预,导致众多学子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百姓的知识水平分为两个极端,不识字的占大多数。

    哥舒琎尧“提升基础教育很难。”

    庭渊“不从底层做出改变,那想要消灭贵族,只有没收财产,但这样是治标不治本,消灭一批又会有一批新的权贵冒头,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底层开始转变,社会发展才会变快。”

    伯景郁认真想了一下庭渊这个提议,难度确实很大,但是确实是有可行性的。

    他问庭渊“公子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吗”

    庭渊“如果每一个县都有一个希望书院,未来何愁没有希望”

    庭渊道“科举三年一届,这些孩子三四岁就已经开始读书,十二年后的科举,他们其中会有不少人参加,保不齐他们就有可能中的。教育国有化,难在当下,福在千秋。不能因为事情难,就选择跳过,跳过的次数多了,累积在一起,势必要爆发。”

    哥舒琎尧和伯景郁郁陷入了思索。

    哥舒琎尧帮助庭渊创建书院的时候倒是没想这么多,他的想法是从这里培养出一批出色的学生,送进青天书院,将来或许能够改变朝堂的格局。

    但他没有想到那么深层次,通过提高百姓整体的知识水平,缩减他们与贵族之间的差距,最终让平民取代贵族。

    所有人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财富知识等资源被垄断的状况。

    伯景郁这下是对庭渊的看法完全地改观了。

    舅父说得对,庭渊虽才识不高,但他的眼界和思想确实很高。

    当然,庭渊也有许多话没有说出口。

    当社会整体的知识水平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力提高,缩减了与贵族之间的差距,那么帝王作为贵族中的贵族,伯家的帝位,很可能会保不住。

    伯景郁想不到这一层,但哥舒琎尧想到了。

    他的祖上是跟在女君身边的,他们传承的思想是男女平等。

    统一提高百姓知识水平,思想背后就是人人平等,人人都平等了,权贵都不要了,还要帝王做什么

    庭渊提到的这一切,与女君推行的制度吻合度非常高,且更加大胆。

    女君提倡男女平等,创办青天学院的初衷也是教育平等,却没有进一步实施。

    而庭渊在女君的制度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

    从前哥舒与庭渊聊过很多,但他从未与庭渊聊得这么深,如今才发现,或许他与庭渊之间也有理念不合的地方。

    哥舒没有挑明,而是想等回了府上再与伯景郁细说。

    伯景郁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