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1.第 51 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第4/4页)

    不是只让他打杂,而是让他做李长安现在干的那些活

    先前李长安冬日离开荆州回长安时,那些事物都是王缙在做,可如今王缙回长安考科举去了,这活也就只能落在孟浩然头上了。

    “这,这,你有何要事,需要几日才能回来”孟浩然还抱着侥幸之心,万一李长安只是出去个一两天就回来了呢。

    李长安轻咳一声“短则七八日长则嗯,总归秋收之前能回来。孟县令放心,我并不是离开荆州,你和李泌若是遇到难以处理之事,可以派人去我江陵的府中寻我。”

    酒杯中已经斟满了酒的李白恰好听到这一句,凑过来大笑着揽住孟浩然的肩膀。

    “二十九娘邀我去江陵城周遭游玩,放心,七日之内一定能回来,耽误不了孟县令的大事。”

    说完就豪迈举起酒杯,遥遥和李长安对饮一杯。

    李长安以果汁代酒,虽然口中没有酒气,可看着李白醉酒的可爱模样,李长安竟也觉得豪迈之气在胸口积蓄,她也举起茶盏,将茶盏中的果汁一饮而尽。

    随后二人齐齐将手中见底的杯盏像对方一亮,相视而笑,默契十足。

    每个人都很热闹。

    除了独饮苦果汁的孟浩然。

    孟浩然孤独地望着手中盛满了果汁的酒壶,时不时愤愤瞪李长安一眼。

    你把我一个人抛弃在漳县说要去做大事,结果你的大事就是陪李白游山玩水

    孟浩然觉得他忽然理解了屈原和张九龄。

    难怪屈原被贬要写那么多幽怨之文。难怪张九龄被贬要写那么多首幽怨之诗。

    现在孟浩然觉得他满心的幽怨也唯有写诗能够表达

    第二日,穿着一身蓝色长袍的李泌便来到了县衙。

    虽然被晒黑的皮肤一时半会捂不回来,可换上了长袍高冠的李泌身上的气质已经换回了世家公子的气质。

    来到县衙,却被告知李长安有事出门。

    不过李长安留下了人辅助他学习。

    半个时辰后。

    李泌和孟浩然面面相觑,他们二人被放在了同一个屋舍内,一人一张桌子,桌子边上还坐着另外的一男一女,二人手中正抱着厚厚的文书。

    “李娘子让我二人来辅助两位县令。”

    冯初娘开口道。

    她已经不是那个将头埋在自己好友怀中痛哭的小姑娘了,一年的磨砺让那个哭啼啼的小姑娘变成了李长安在漳县的秘书。哪怕李长安不在,她也能够独当一面了。

    “我名冯初娘,这是宁成。李娘子让我们带着两位县令熟悉县中事务。”

    坐在李泌身侧身材魁梧缺了半只耳朵的宁成对着李泌笑了笑。

    他接过冯初娘的话道“目前县中最要紧的事物是核算税赋,要赶在秋收之前核算出百姓每户应该交多少税,将税收单子送到他们家中,让他们知道应当缴纳多少税赋。”

    李泌挑眉“这也需要我等专门计算吗我朝租庸调,每丁缴纳粟米二石,涓二丈,棉三两,应当不难计算每户应收税赋吧”

    “漳县收税用的不是这个标准。”冯初娘道。

    “李娘子带人测算过每户分得的土地,漳县百姓一人平均只能分到三十亩左右土地,且其中少者只有亩,多者却可达上千亩,李娘子说按照百亩地的税赋收税实在是太不公平。”

    唐朝的税赋形式就是租庸调,这是一项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税赋制度。在能保证每丁分到百亩地的时候,这个税负并不沉重,甚至理论上仅达到四十比一。

    可大唐土地有限,人口又是一代比一代多,加上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租庸调已经显得不太合适了。

    “漳县的收税方法是不同人用不同方法收税。”冯初娘给李泌解释,“有田者按照田地的亩数收税,田少者少纳,地多者多缴。”

    “无田而有工作者,则按照每月的工钱缴纳税费。在漳县,工作和雇佣工人都需要在县衙备案,每年官吏都要清算这些备案内容是否和县中情况能对上,若有欺上瞒下者,则要缴纳百倍罚款。”

    李泌身体前倾,眼睛盯着冯初娘一动不动,耳朵竖得老高,恨不得将冯初娘说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

    他意识到了,一个能改变大唐的新东西即正在他面前慢慢浮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