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2.第 52 章 蜀道难(第2/5页)

    个白身。”李白面上的寂寞一掠而过。

    他歌了起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也不知李白唱的,到底是那高耸陡峭的蜀道,还是蜀地外比蜀道更高更难往上爬,甚至他连碰都碰不到的官道。

    随后他又笑了起来“不过这世上,总会有我李白出头的那一日。我这样的才华,注定要辅佐明主,做出一番惊天动地之伟业。”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高唱,惊起了一江的水鸟。

    他侧头看着李长安,自豪道“这两首诗都是我所写,一首名为蜀道难,一首是拜谒李邕时所写的上李邕,你觉得我拿这两首诗到长安去投行卷,能否一鸣惊人”

    李长安凝视着李白,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充斥在她的胸口,她轻声道“我觉得一鸣惊人这词用得不对。”

    “哦”李白不太甘心,“这样好的诗在长安城里也不能让长安人都知道我李白的名字吗”

    “不仅是长安人,不仅是一鸣惊人。”

    李长安忍不住道“是万世流芳,此一诗是流传千古的好诗,李白也是流传千古的李白。”

    “哈哈哈。”李白爽朗大笑,“千年后的未来事谁也说不准,如今我只想拿着这两首诗去拜谒玉真公主,希望她能向圣人引荐我。”

    李长安看着英姿勃发的青年诗仙,也跟着笑了笑。

    她想起了许久之前的记忆。

    已经很遥远了,那时候她还是个十六岁的学生,背蜀道难前三个字就都不认识,一边看注释一边背诗,不背不行,这首诗要求会背会默写还要会翻译,考试还要考实在是难背极了。

    的确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了,距离今日,横跨了一千三百年。

    这两首诗真的流传千古了,她背过的。

    “数年前在终南山我就想要拜谒玉真公主,可惜天降大雨,打断了行程,最终还是没能见到公主。”李白轻轻叹了口气,“希望这次入长安能够顺利见到玉真公主。”

    李白已经准备好了行程,他应当会先去拜访贺知章,那位是如今大唐文坛的泰斗,李白想要以蜀道难为行卷,先敲开贺知章的大门,而后再由贺知章将他引荐给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爱诗,和许多文人交往密切,也唯有玉真公主能够直接将人引荐给当今的帝王。

    这些年李白也向不少权贵投过行卷,苏頲、李邕、裴长史、韩朝宗,只是这些人都看不上李白的狂傲。

    李白拜谒权贵,也没有多少敬畏之心,他向李邕投行卷,却不称赞李邕而写自己是大鹏鸟,他拜见韩朝宗,诗赋中称赞韩朝宗用了一段话,介绍自己却用了三段话,权贵觉得他太狂傲,没人愿意推举他出仕。

    李白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如今作诗起码在行卷诗上,已经收敛了许多。

    只是他现在还是依然不愿意伏下身段去吹捧权贵。

    这也正是李白可贵之处,李长安看着李白笑了。

    这世上有李长安这样能为了达到目的对她厌恶之人笑脸相迎的政客,也该有李白这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客。

    “我秋收后便会回长安,若是李十一愿意再等一月,届时我们可以一同去长安。”李长安伸了个懒腰,从船头坐起来,揉了揉被压得有些酸的手腕。

    “我为十一郎引荐玉真公主。”

    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