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3.第 83 章 我还真没见过(第3/3页)

    稀薄见底,可总归是不至于让灾民饿死。

    只要不大规模饿死人,灾民就不会出太大的乱子。

    李长安又向颜真卿建议,可以安排灾民到洪水边缘的岸边看看搜救船只回来。

    衙役负责维持秩序。

    然后给每个灾民分发编号,将他们以家庭为最小单位,二到五个家庭编成一个能凑齐到十人的小队,每一个小队里面选一个队长,十个小队为一个大队,然后再由官府每个大队伍给分配一个大队长。

    当然,官府一共也就二十来个衙役,所以最后这事就落到了李长安手里,李长安早就准备好了,冯初娘带队,一部分从荆州事先调过来的有经验的小吏,再加上从灾民里选出来的能识字的年轻人,将这些灾民组合成几百个百人队伍,再由以冯初娘为首的几个李长安嫡系为管事,每人手下管几十个大队长,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伊川县的四万人梳理清楚了。

    官府和她这边有任何事情需要通知,都会给这些管事开会,然后这些管事往下一级一级地开会,保证每一个灾民都能知道官府和李长安下发的每一条通知。

    颜真卿越看越觉得怪异。

    他许多次看着李长安欲言又止。

    寿安公主这是在赈灾还是在训练军队啊他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大唐军中的管理方法呢

    不过这样做的成果十分显著,本来乱糟糟的灾民顿时整齐了起来,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在李长安这颗大脑的指挥下,一部分灾民开始修棚子,一部分灾民清理居住地,还有一部分灾民搬运伤员。

    整个伊川县加上李长安从荆州是提前拨过来的大夫一共三十二人组成了医庐,按照他们擅长治的病分成了不同科。

    大夫只需要坐在棚子里接诊,李长安组织的搬运队伍会抬着树枝和茅草混着破布组成的简易担架把一个个受伤的百姓抬进棚子。大夫诊治完了开完药以后再接着把人搬出来看下一个病人。有人专门负责熬大锅药,反正送过来的病不是被淋了一身雨冻得寒气入体就是逃灾路上人挤人碰了胳膊崴了腿,直接用大锅熬药,还省柴火和人力。

    半天下来,每一个大夫都累得头晕眼花老腰都直不起来,然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今天给谁看病了看了什么病怎么一个人名都没记住,一味药材都没碰过

    到了下午天色将黑的时候,李长安就让颜真卿将灾民都组织到洪区岸边。

    颜真卿一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了。

    搜救的船陆陆续续回来了,每一艘船靠岸的时候,上面都会下来被从洪区救出来的人,几个负责户籍记录的官吏站在岸边,每上来一个人只要还有意识,就会问他们的名字。

    问清楚了名字,然后一个健壮的像是牛一样的大汉,就会扯着他那破锣嗓子大喊那个灾民的名字,然后周围围观的灾民中就会有一处爆发出哭声,几个灾民就会跑出来抱着从船上下来的这个灾民痛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围观的其他在灾民上都露出了希望和期盼。

    整个营地里面悲伤的气氛消失了许多,每个人脸上都挂满希望,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老陈家那个儿子被救回来了”“老冯家运气不好,老娘没撑住死了,可好歹找着了尸体,能入土为安”

    这一天又救回来了五百多个人。

    但是更让颜真卿惊讶的是灾民营中的氛围,以前遇到天灾人祸,灾民都是憋了一肚子的牢骚,整日除了哭声就是骂声,可这一次灾民营中却有了一点笑声,尽管灾民们的兴致依然不高,可至少比先前要好多了。

    颜真卿“”

    我得仔细品一品,我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