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09.第 109 章 李林甫急了(第3/4页)

    
    怎么还是算账啊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纺织厂又招了三百个女工,完成了第一批计划。

    伊川织布厂走的是中低端路线,李长安一开始试图专门设一条生产线生产高端衣物,后来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大唐的富贵人家家中都有养的绣娘,身上的衣服都是绣娘手工定制,就打消了走高端路线的想法。

    干脆只卖量,只生产保暖御寒的衣服,款式往后放一放,效果很好,在织布厂大量布匹的冲击下洛阳的中低端布帛价格已经有了下跌的趋势。

    “宫中还没传来消息吗”李长安射完了今日的两百支箭,伸手把还滴落着汗水的鬓发往上一撩,侧头询问。

    “去问一问。”李长安吩咐道。

    李长安心里嘀咕,李亨也太没用了,这都快要五月了,消息竟然还没传到李隆基耳中,这么好的把柄给李亨他都不中用。

    再等半个月,要是宫里还没有动静就得她亲自动手给李隆基递消息了。谶言具有时效性,要是等七月日食完了这话再传进李隆基耳中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好在李隆基已经知道了这句歌谣。

    为此,李亨还折了两枚棋子,不过只要能把消息传到李隆基耳中就值得。

    李隆基的心情却不太好,昨日他在御花园教授梨园弟子歌舞时忽然有些闷,便生出了在御花园走走的心思。

    一走不打紧,正好听到几个梨园小弟子在那讨论“七月七月,日落李林中”。

    从听到这句歌谣后,李隆基心情就没有好过。

    这一句莫名其妙的歌谣,本该一听而过,可李隆基总觉得不对劲。

    他认为这不是歌谣,而是一句谶言。

    “杨花落,李花开”“天子季无头”,这一开始也只是歌谣,可杨花和李花指的不就是隋和唐嘛,季无头可不就是“李”,夺了杨家天下的正是他们李家。

    还有太宗时期,也曾有一句歌谣,“唐传三代,武代李唐”,后来也应了武则天为帝一事。

    所以李隆基格外相信谶言,也格外忌讳谶言。

    李隆基沉思着,思考这句童谣的意思。

    七月七月,前半句倒是好理解说的是时间。

    可后半句“日落李林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天子称日,这一句日落很难让李隆基不联想到他自己身上。

    莫非这句谶言预言的是他

    可“李林”指的又是什么他姓李,他的儿子也姓李,莫非指的是他的儿子要谋逆

    李隆基目光一凝,眼中升起了杀意。

    就在李隆基思考他的哪个儿子想要谋逆之时,高力士走入了宫殿。

    “陛下,奴打听到了。”高力士低声道。

    昨日李隆基听到那句歌谣的时候高力士就陪在他身边,回宫以后,李隆基立刻命高力士去查这句歌谣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

    李隆基淡淡问“可是太子”

    若是李亨在此处,必然会高呼冤枉。谁让他倒霉摊上这么个爹呢,一旦有什么坏事,李隆基自己在心里就会把这口黑锅扣到太子头上,在李隆基心中只有太子会惦记他的皇位,所以所有坏事都是太子所为。

    “不是太子。”高力士被李隆基都问得沉默了。

    这咋还有当爹的遇到坏事儿第一时间就扣在自己儿子头上啊

    “内侍省打探到的消息,这一句歌谣乃是民间传起,去岁末就已经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