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68.第 168 章 高适的送别诗(第3/4页)

    长兄也打算将他留在洛阳为官,到时候还得劳烦王将军多看顾一一。”

    “我如今已经不是将军了,一郎也莫要再称呼将军,折煞了我。”王忠嗣自嘲道。

    萧衡沉默了片刻,拍了拍王忠嗣的肩膀“我听闻阿训和寿安公主兄妹相称。”

    “放心吧,你现在不是将军,未来只要你想当,一定能再当上将军。”

    王忠嗣“”

    合着在洛阳城已经是李长安之心路人皆知了啊,就剩我一个人以为造反是一件得藏着掖着的事情吗

    不过想想也是,李长安能这么大摇大摆在洛阳发展她的势力,除了东都尹严挺之是她麾下的一员造反大将以外,肯定也少不了和地头蛇合作,洛阳城最大的地头蛇就是兰陵萧氏,要说兰陵萧氏一点都不知道才奇怪。

    “既然萧氏和寿安公主早有合作,何必再托我照顾三郎呢。”王忠嗣好奇询问。

    萧衡只是望天叹息了一声“唉,舍弟的思考方式与常人不同以后你就知道了。哪天三郎万一要被打死了,还请阿训看在我们世交的份上救他一条小命。”

    你们兰陵萧家人到底是犯了什么大错才有人敢要打死你们王忠嗣十分好奇,只是几番追问萧衡都支支吾吾不往下说,也只能作罢。

    李长安今日也迎来了两个故友。

    “这是太白兄交给公主的信。”一年多未见,杜甫比上次离别时要略成熟了一些,脸也晒黑了一些。

    这一年来,杜甫跟着李白到处往深山老林里面钻,整个人比起一年前都要结实了一圈。

    杜甫还带来了另一个人。

    “这位就是李十一信中所提到的高适吧。”李长安笑眯眯走到高适身边。

    高适的年纪看着比王维还要大一些,他出生于武周久视元年,家道中落,年幼时候家里已经贫困潦倒。年轻时候高适曾前往长安参加过科举,只是科举亦看出身,高适也不善交游,应试未中,后来就在宋州定居。

    这次他到洛阳来是因为结识了李白,李白言他和寿安公主有交情,愿意将他引荐给寿安公主,所以高适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洛阳。

    高适显得有些拘谨,他这几年拜访过不少权贵求官,只是屡屡碰壁,多次的打击已经将他磨练的十分沉稳了。

    李白将他引荐给寿安公主,高适一路上都有些担忧自己能不能入寿安公主之眼,毕竟前面他拜访过的那些权贵权势还比不上公主,都看不上他。

    可高适没想到寿安公主比李白描绘中还要亲切许多。

    “高三十五,你写了多少首诗了可有出版诗集的想法”李长安笑吟吟看着高适道。

    “有没有哪首好诗还没有署诗名啊”

    高适拘谨道“我诗才不如太白,只怕进不了公主之眼。”

    “不要妄自菲薄嘛。”李长安看着以边塞诗出名的高适。

    “日后到了军中,说不准高三十五就有了诗兴。”李长安扬了扬手中的信,“太白在信中说你想要从军”

    高适拱手道“我的祖父曾任安东都护,我也有从军光耀家业的心思。”

    高适前几年也曾到过边关,只是他家道没落,自己性子又颇为耿直,没能找到出头的机会,过了两年还是悻悻离开了蓟州。

    大唐实在太过看重门第了,高适所处的门第实在有些尴尬,能供的起他读书习武,却没有名声能够让他踏入仕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