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75.第 75 章 贺知章的心思(第2/3页)

    
    何况房子又不一定会塌,干嘛非要先花那个“冤枉钱”去修房子呢。

    李长安只觉得荒谬。

    水灾冲垮的只是数万贱民的屋舍,圣人能得到的,可是一座带温泉的长生殿啊。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可黎民呢他们只能哭泣哀悼自己被洪水冲垮的屋舍,他们难道不想在自己家中搂着妻儿说贴心话吗

    良久,李长安才又开口,她拱手道“无论如何,还请贺监上奏一试。成或不成,总归我尽力了,问心无愧。”

    李长安也只能找贺知章了,杨玉环管不着朝堂上的事情,至于李林甫一系李长安觉得改元加上建造新宫殿这几个主意十有八九离不开李林甫的出谋划策。

    佞臣之所以被称为佞臣,就是因为他们只管让帝王高兴,背后是洪水滔天还是天崩地裂,他们一概不管。

    找佞臣商量救国救民,无异于找耗子商量怎么救猫。

    李长安一开始就知道只能把希望托在贺知章身上,文人虽然不知变通,可起码学的是济世安民的学问,心里还有百姓。

    贺知章深深看了李长安一眼,心中滋味复杂,站起身对李长安长揖“臣愿尽力一试。”

    李长安走后,贺知章将李长安留下的资料翻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天色微黑,书房点上蜡烛,贺知章依然坐在书桌前,烛火照着他浑浊的眼珠。

    “吱呀”一声,小厮推门进来询问贺知章“郎君今日可还饮酒”

    贺知章平日无酒不欢,每食必要饮酒,上了年纪后,更是恨不得日日都大醉一场。

    可他今日却不想饮酒。

    “老夫今日不喝酒。”贺知章手中依旧攥着那沓纸,眼神没有离开过纸面。

    就连贺知章也不知道自己肚中的酒虫为何忽然就不馋了。

    或许是因为这些纸上的字迹和李长安曾经送给自己的信上的字迹一模一样吧,这是李长安亲自写的建议书。

    这封建议书何止万言,从洛水源头开始写,从地理位置、洛水河道成因一直分析到今岁雨水多,洛水河道所处的地势低,得出若是不做处理洛水必将泛滥这个结论。甚至还给出了数条建议,开挖排水渠、加固河堤、疏散百姓等等。

    贺知章做过许多年的工部尚书,他扪心自问,就算是他亲自写,也不会写的比李长安这一封建议书更好了。

    这洋洋洒洒数万言,李长安需要花费多少心血才能写出这一篇建议书呢

    贺知章想到此处,便觉得酒意全消,甚至下意识不复往日轻狂,而是正襟端坐全神贯注读此文。

    哪怕贺知章知道这满纸心血注定被当作一纸荒唐言。

    夜色已深,贺知章书房中的烛火却一直亮着

    天色刚蒙蒙亮,太子府上便迎来访客。

    太子李屿听闻贺知章上门,连忙整理好衣冠接待。

    他手中的势力不多,贺知章算是和他亲近之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人了。

    只是听闻了贺知章的来意后,李屿面上显露为难之色。

    李屿为难道“并非是我不愿帮助贺监,实在是我在朝中说不上话,而且洛阳乃是东都,我若是贸然插手,只恐父皇不悦。”

    贺知章叹了口气“臣知太子为难,只是此事关系数万人生计,洛水一旦泛滥,洛水沿途县乡必遭水灾,洛阳城中只怕也会冲垮无数屋舍,关系重大,还请太子尽力一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