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5.雁门关契丹人34(第2/3页)

    。

    玄慈闻言一怔“收到汪帮主来信后,老衲的确对姑苏慕容氏进行过调查,可惜并没有什么有用的讯息。”

    他看向萧峰道“萧峰施主,整个江湖论起消息灵通,无人能与丐帮相较。你作为丐帮帮主时可曾经过江湖上有人说过一句慕容复不好的话来”

    萧峰摇头“萧某不曾听闻。此人自入江湖以来,行的都是义举,何人会对此置喙”

    玄慈叹道“他们慕容家行事向来如此,寻不到任何问题,老衲难道要专门寻到慕容复施主面前,责问他亡父行事”

    这自然是大大的不妥

    玄慈所言没有任何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月月对他很是失望“方丈大师,二十五年前你们被慕容博耍得团团转,二十五年过去了你拿他儿子还是没辙。”

    她虽然没有明说,但已将“你真没用”写在脸上。

    玄慈无言以对,他如何不知此事的落脚点在慕容氏身上可是知道和能查到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

    出于对慕容博的信重,玄慈在收到汪剑通书信之前,从未对他有过一丝一毫地怀疑。

    雁门关一役后,玄慈惊觉消息有误,急急从关外赶至姑苏燕子坞,心里也是认定慕容博亦是被人欺骗,前去拜访也是想问一问他从哪里得来的假消息,并不觉得这一切会是他的阴谋。

    可惜当时慕容博并不在家,参合庄内只有慕容博的妻子王氏留守。玄慈只能遗憾离去。

    后来他又专门遣少林弟子延请慕容博前往少林寺一叙,但那几位少林弟子带回来的却是慕容博已经故去的消息。

    彼时参合庄中只剩慕容博的夫人王氏带着幼子慕容复生活,玄慈再无从慕容氏口中得知雁门关一役相关情况的机会。

    从前他只觉得自己未曾拥有与慕容博再次相见的机会是命运的捉弄。

    如今月月在他面前专门点到慕容氏或许有复兴百年前灭国的燕国之妄想,他才意识到他所认为的巧合极有可能是慕容博故意为之。

    只不过这一切猜测未曾寻到证据,不能作为给慕容博定罪的凭据。

    雁门关一役是否是慕容博之错还需打个问号,但是他之错却是实打实的。

    二十五年转瞬即逝,玄慈心中的愧疚叠成厚厚一堆,其中种种却无人可以述说。

    他自知自己该死,但是作为少林方丈的他绝无自己的可能,这些年只能带着长久的歉疚活着。

    今日见到萧峰和月月一同来此,玄慈没有任何恐惧,他的心甚至因为常年压在胸口的巨石即将被搬开而产生期待。哪怕巨石被搬开的代价是死亡,他也心甘情愿。

    “两位萧施主,请恕老衲无能,还请动手了结我们之间的恩怨吧。”玄慈第三次提出赴死的请求,此时月月和萧峰都已相信他愿意以死赎罪的决心。

    “方丈大师,我们不要你的命,”月月吐露他们一家早就商量好的决定,“我们家变成现在这般,你就是死了,又能时光倒流吗”

    “萧月施主打算如何惩处老衲还请直言相告。”得知不用去死,玄慈一时不知自己该喜还是该悲,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探究自己情绪的时候。

    月月对着玄慈伸出四根手指“因你当年未经求证,错信慕容博,使得我们一家遭受生离死别,此错大师你是认还是不认”

    “阿弥陀佛,”玄慈双手合十,“此错老衲一直都是认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