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第1/3页)

    裴景书知道,要是她二哥高考落榜都还好,半年后还有一次机会,偏偏是断了手,伤筋动骨一百天,剩下那只手还干简单的活赚工分,根本没去复习,相当于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等到第二次高考的消息公布,他也没办法跟别人竞争,只能彻底放弃高考的路子。

    因为这个,二哥养好伤以后,直接在许伯伯的帮助下回城上班了。

    其实能考上大学的只是凤毛麟角,大部分知青还是要走家里的路子回城,她二哥这个临时工的岗位,都是无数知青梦寐以求的。

    冶金机械厂说到底是响当当的大单位,一旦有机会转正也是铁饭碗呢。

    除了二哥倍受打击低落了好一阵子,裴景书和家里其他人都渐渐想开了,觉得他这也是走上了正轨,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裴安和倒也没有一直消沉下去。

    他打小就是人精,根正苗红的父母从不在意他们兄妹几个的学习,以至于大哥初中毕业就没读了,妹妹也是运气好考上了,才能继续念书。

    唯独裴安和不一样,相熟的人都说他把全家的心眼子都捞自己身上了,在学校里表现可好了,常年霸占全校第一,中考也很轻松考上了高中。

    这也是苗红旗夫妻觉得他高考希望很大的原因。

    不过裴安和上学那会儿,正是上山下乡运动最火热的时候,每家要求必须有一个孩子下乡,且高考都被废除好多年了,裴安和上高中也是想拖延时间,倒不是有多爱学习。

    他们大哥那时婚都结了,大侄子也快出生了,绝不可能下乡;妹妹更是还在念小学,又从小生得玉雪可爱,一度被周围老人形容成“王母娘娘座下仙童”,这么漂亮惹眼的妹妹,就算父母舍得,裴安和也不放心让她去当插队知青。

    所以他一早知道,这名额迟早落自己头上。

    躲不过,能多拖延几年也是好的。

    果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二的时候大嫂父亲升职加薪,帮他找了个关系,说能提前给安排到杭城下面一个公社插队,当地还有熟人可以关照一二,问他愿意不愿意。

    裴安和不是身边那些热血沸腾、恨不得去最远最苦的地方建设祖国的同学,他从小就知道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杭城离他们家不到一百公里,来往探亲方便,还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个杭城,绝对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地,想来饿不到他。

    再没比这更好的去处,他当时就收拾行囊下乡去了。

    裴安和下乡那年还没成年,知青点和村民们都把他当半大孩子看,但这半大小子本事了得,没两年就混得风生水起,隐隐成了知青点的领头人。

    偏偏自视甚高的裴安和错过了高考,以前被他压着的一个知青却考上了大专,这才是他最受打击的地方。

    但他也是真正的聪明人,想通以后,很快就在新单位表现起来,给同事领导留下了聪明能干又有分寸的好印象,再加上李副厂长的关系,前不久,裴安和就成了厂里的正式职工。

    国人最在意的无非是成家和立业,裴安和有了正式工作,年龄也不小了,苗红旗开始操心他的婚事。

    住在新家属楼的许向华这次特意回公婆这吃饭,也是为了跟婆婆说这事,她注意很久了,办公室有个女孩对她小叔子在意得紧

    “妈你可能不清楚,白晓晴舅舅跟我爸同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