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霸气的沈毅(第2/2页)

    一看了一遍。

    分别是兵部的两个主事,以及北齐“京兆府”的一个少尹。

    沈毅点了点头,开口道“可惜,没有太监联系咱们,如果能联系到燕都提督九门的太监,将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张简摇头,笑着说道“这就是子恒你对北齐的官制不了解了。”

    “当年咱们大陈在燕都的时候,管理城门的的确是太监,被称为九门太监,但是齐人进了燕都之后,只信朱里真本族人,因此专设了个九门提督的官职,管理皇城内九门。”

    张简顿了顿,补充道“正二品。”

    “嚯。”

    沈老爷还真不知道这个事,他只知道建康的城门,负责内城门与外城城门的禁卫,都是内侍省节制,也就是在高明高太监麾下。

    而这些太监,虽然实权极重,但是品级并不高。

    沈毅微微摇头,笑着说道“还是师兄博学。”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现在,还没有见到燕都的影子,城门不城门的不甚要紧,我亲自给这两个兵部的官员回信。”

    “兵部那里,应该有北齐详细的战报,以及布防图,还有一切行军文书。”

    说到这里,沈毅看了看其他文书,淡淡的说道“至于剩下的文书,等咱们回建康,一并带回去,让陛下以及朝廷里的大臣们高兴高兴罢。”

    张简哑然一笑“子恒这话,仿佛是在哄孩子一般。”

    沈老爷叹了口气“不是哄孩子,是必须要让他们高兴高兴了,陛下已经数次给我来信,说朝廷钱粮匮乏。”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

    “明年,就要加捐了。”

    张简一怔,随即皱眉道“怎么个加法”

    “估计是各省都要加,不加,朝廷无以为继了,而战事到现在,可能还要继续进行一两年时间。”

    “山东免赋之后,程廷知数次上书,要求河南也免赋三年,被朝廷驳回,最终只争取到了三年之内给河南免赋三成。”

    “如今,我麾下的战力就有二十万人左右,算上民夫之类的,随便动弹动弹,就是不计其数的钱粮砸进去。”

    张简抬头看向沈毅。

    “这么说,子恒今年是非回建康不可了”

    “看情况。”

    沈老爷开口道“刘明远现在正在打天津港,根据汇报,打的很不错。”

    “我淮安军左右两军,已经趁势北上,诺勇屡次后退,已经退到了真定府,北伐局势一片大好。”

    “如果年内,能够取得大的进展,这趟建康我便不太可能回的去。”

    说到这里,沈老爷开了句玩笑“毕竟要是在我回建康的时候,前线再一次大捷,取得了什么重大的战果,朝廷就会发现,这场北伐有我没我,其实没有多大分别。”

    张简被这句话说的忍不住笑了笑,随即开口道“这淮安军都是你一手拉扯起来的,北伐到现在,也是伱一手促成的,现在淮安军已经成势,即便你后续不再参与,这场北伐你的头功,也是跑不掉的。”

    说着说着,张简猛地一愣,皱眉道“朝廷这个时候叫你回去,是不是让你留在”

    沈毅摇头“不会,即便几位宰相这么想,陛下也不会这么做。”

    “再者说,后续我还要妥善安排淮安军将士的,这个时候谁从我手里摘果子,我都不能同意。”

    张简皱眉道“就怕不撤你的主将之位,而是想办法给你派一两个人,来当淮安军的副将。”

    “尽管派就是。”

    沈老爷面色平静“敢来,我就敢给他派两个百户营,让他去直取燕都。”

    张简哈哈一笑,伸出了个大拇指“还是子恒你硬气。”

    他环顾四周堆积的文书,想了想之后,说道“济南那里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妥当了,这段时间我就在你这里,帮你处理一些文书,这样你要是回建康,手里也不至于留太多事。”

    沈毅咧嘴一笑“请师兄过来,正是为此。”

    张简无奈摇头,他顿了顿之后又说到“有一件事,要询问子恒。”

    张藩台叹气道“最近一段时间”

    “不少我老家的同族,还有咱们书院出身的人,到我这里来求官。”

    “说什么山东诸事缺人,他们想来帮忙”

    “子恒你看,如何应对”

    “要是有能力却没有门路的,拉一把就拉一把。”

    沈老爷低头喝茶。

    “拖后腿的,想都不要想,师兄要是不愿意做恶人,交给我来处理。”

    张简这才笑了笑“我老家那边的,自然是我来做恶人,但是书院这里的,有些还真要子恒你来处理,毕竟不少书信,是直接投送到你巡抚衙门的。”

    沈毅“嗯”了一声。

    “放心,我来处理。”

    张简也跟着喝了口茶“这样一来,恐怕有人要在背后骂你了,毕竟蓟州,你是带到了身边的。”

    “让他们背后说去就是,我倒要看看,有没有人”

    沈老爷不屑的撇了撇嘴。

    “敢到我面前啰嗦半句。”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