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4.第 24 章 不当圣母(第2/6页)

    吃或者自己做都行,食堂票在纸条下方,后勤部早上送来的。

    王蔓云拿起纸条时,就看到了下面的食堂票。

    把看完的纸条收起来,她才打量食堂票,只有一张,但上面注明了粮食的数量。

    应该是吃多少划走多少。

    王蔓云没着急出门吃早餐,而是去洗漱,洗漱完,又把自己昨天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洗了,最后搭晾在了院子里的竹竿上。

    院子不算小,这种天气把衣服晾晒在这里,晚上就干了。

    干完这一切,王蔓云才提了个编织篮出门,她打算去食堂吃早餐,吃完再去供销点买点粮食、菜回来,自己做饭,口味总是最符合自己的。

    而且新家,总得正式开次火。

    出门时,王蔓云只把门锁搭在一起就出门了,军区家属大院,没有人敢在这里造次,门锁不锁,都不会有人敢乱来。

    别看此时是非常时期,但在伟人在的年代,几乎是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景象。

    昨天胡德兴已经向朱正毅一家介绍过了家属区的布局,所以王蔓云很容易就到了食堂,她虽然比朱正毅他们起得晚,但时间门却还不到八点。

    这个时间门点,食堂的门还开着。

    吃早餐的人也多。

    王蔓云虽然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吃饭,但观察力非常强,不用问人,只多观察观察,就搞清楚了怎么打取早餐。

    67年,已经过了自然年,物资适当充沛起来,军队上是最能保证物资供应的,所以食堂里的早餐品种还算是比较丰富。

    王蔓云见有鸡蛋饼,想对比一下火车站那边的鸡蛋饼味道,就要了个鸡蛋饼,又要了一碗豆浆,两个肉馅小包子。

    原主身子亏了,得吃些营养的补回来。

    不然容易短寿。

    王蔓云是新搬来的,不管是她认识的,还是认识的她的,几乎就昨天晚上一起吃饭的那几个,不过这会食堂里并没有见到熟人。

    吃饱喝足,王蔓云满意地掏出手绢擦了擦嘴。

    鸡蛋饼确实没有火车站那里的好吃,不过味道也不算太差,能吃。

    吃外早餐,她就出了食堂,她没有进出家属区的证明,不方便出家属区,转身就去了隔壁的供销点。

    因为家属区大,供销点的占地面积还挺大。

    除了电器类,手表,自行车这些紧俏货没有,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供销点里都有卖。

    王蔓云甚至看到了布匹,水果,糖果。

    回想了一下家里几人昨天带来的背包,她果断买了些布料,然后又买了些糕点,水果,最后是买菜。

    一条大鳜鱼,两斤五花肉,花了不少钱。

    最后又买了点应季的蔬菜,这才提着满满一篮战利品回家。

    结果刚走了没几步,王蔓云手里沉重的提篮就被人接了过去。

    是朱正毅。

    子弟学校就在家属区隔壁的军分区,手续齐全,又是从苏军区子弟学校转学过来,朱正毅没花多久时间门就给两个孩子都办好了入学。

    两个小孩也分别进入小学与初中部读书。

    朱正毅就回来了。

    刚进家属区没多久,就看到了王蔓云的身影,看着对方手里提着的沉重提篮,赶紧上前帮忙。

    “刚搬的新家,得开火做顿饭暖暖房,我买了鱼与肉,中午好好吃一顿。”王蔓云甩了甩有点酸痛的手,很自然跟朱正毅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