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六章 连环杀人的可能(第2/4页)

    的快递驿站也查了。”

    “近一年她陪女儿去过游乐场,去过展览馆,学过画画,学过吉他,也单独和丈夫去看过电影,吃过美食”

    “我们掌握了她所有的活动轨迹,掌握了她所有认识的人,只要能查的地方,没有任何遗漏。”

    “现在是网络时代,要是有必须杀人的深仇大恨,我想不应该一点痕迹都查不到吧”

    陈益听明白了,宁城刑侦支队最后所给出的判断是陌生人作案。

    案子即使复杂一点,总有源头可查,能看到希望,但此案除了找到疑似嫌疑人的脚印和开车留下的车辙,没有任何其他收获,确实很像一个陌生人随机选择了作案对象。

    陈益心中清楚,只要精神正常,没有纯粹的随机,嫌疑人选择毕雪兰为作案对象肯定有原因。

    比如,毕雪兰的经历。

    比如,毕雪兰身上存在某种特质,吸引到了嫌疑人。

    “真的是随机作案吗”

    陈益相信谢云志的能力,从何时新的描述看此案调查确实已经覆盖的非常广了,就算是他负责可能也会是一样的结果,唯一的变数就是在走访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忽略掉的重要细节。

    尤其是,针对毕雪兰丈夫的问询。

    不同的刑警面对同一个走访对象,收获肯定会有所区别,不可能面面俱到问清楚所有事情。

    你认为是疑点,别人可能并不这么认为。

    这是查案习惯的不同,和能力无关。

    还有,老婆死了先怀疑老公,针对毕雪兰丈夫的调查谢云志必定是最先着手的,应该已经排除了嫌疑。

    “毕雪兰女儿的人际关系查了吗”陈益问。

    毕雪兰的女儿周雨梦上小学,人际关系已经开始建立了,不能忽略。

    何时新“查过了,仍然是一切正常。”

    了解到这里,陈益拿起烟盒掏出香烟点燃,说道“越简单的案子,反而越离奇。”

    真正复杂的案子并非凶手的高智商和反侦察能力,而是没有任何联系和任何指向性痕迹,查无可查。

    何时新表示同意“没错,要是深更半夜在没有监控的路上捅了人就跑,很难找到。”

    陈益“七氟烷”

    他本想问问关于七氟烷的调查,那是国家一类管制药品,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

    此时手机铃声响起,是方松平打来的。

    看到方松平的名字,他连忙接通。

    “喂方厅。”

    方松平“陈益啊,耿局长让你这两天没事找他聊聊,怎么没见人”

    陈益没想到方松平会问起这件事,脑袋灵光一闪,推给了方书瑜和何时新“我们去宁城爬山了,何时新前天回老家非拉着我,书瑜知道后非跟着去,我也没办法,其实我很想和耿老师交流学习,实在是拗不过书瑜。”

    何时新“”

    他心里应该在骂。

    陈益无视了何时新的目光,他又没撒谎,前天对方邀请自己的时候,他是拒绝的,而且也确实是方书瑜把他忽悠到了宁城。

    反正和自己无关。

    方松平“那行吧,他今天上午就要离开阳城回帝城,你不来送送”

    陈益“去啊,怎么不去,一定得去,我这就去啊。”

    方松平“嗯。”

    电话挂断。

    陈益知道,方松平应该是想让他和耿建清亲近亲近,毕竟是帝城警部的人,和仕途有着直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