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节 国青教练(第2/2页)

    而是为他打了一场训练赛。被分到B组的林旭,虽然在场上十分拼命,可结果却让他十分沮丧,52:25的比分,让林旭感到十分疑惑,他心里十分清楚,两队真实实力只在伯仲之间,输球的关键在于自己,身为控卫整场比赛,竟然只送出了两次助攻,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如鱼得水,随心所欲。

    对于林旭的表现,张教练还是比较满意的,林旭在场上几乎是独立的,这并非是他打球太独,相反在控卫这一块上面,他的可塑性很高。

    短短几十分钟的比赛中,林旭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比赛的后期也注意改善了自己,几次绝妙的传球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是无疑这才是让张教练最动心的。

    “林旭,对于刚才的那场训练赛,你自己有什么想法?”这才是张教练一贯的作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比赛。

    “教练,其实刚才的比赛我已经很尽力了,可是却又心无力,我想这跟我以前的打球方式有关。”林旭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对于自己的打球方式,他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看到电视上转播的篮球赛,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过那些战术方面,都是比较高层次的,不是看几场比赛就可以明白的,是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点。

    “很好,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你不需要沮丧,刚才你的表现很好,攻防两端表现都不错,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术培训,你完全可以赶上班里的进度。”对于李旭他还是很满意的,他们这样的少年体校的教练,比专业队的篮球教练,除了在专业上的要求,还要有很好的耐心,在他们手里经过的运动员,多是一些半生不熟的孩子,都是一块块濮玉,需要他们去耐心的雕琢,其中所需要的心力,比之专业教练更多。

    为了让林旭尽快熟悉职业打法,每天训练之后,张教练都会给他开开小灶,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林旭前后判若两人,成了班里的首席控卫。

    当然林旭的文化课也没放下,除了学校开的文化课之外,在训练空闲的时间里,许啸还尽量帮他补习文化课。

    四年的体校生活,林旭的球技日新月异,其间有不少球队闻名而来,希望让他加盟自己的青年队,将来可以顺利进入职业球队。

    不过林旭却婉言谢绝了,几年的学校生活,除了锻炼他的球技,而且对于篮球有了更多的认识,96年开始进行新的甲A篮球联赛以来,注入了新的市场因素,虽然是办得红红火火,胡卫东状态大勇,得分抢断均为联盟第一,而林旭的学长姚明这一年更是状态大勇,篮板盖帽独占熬头,成为中国篮球界一颗耀眼的巨星。

    2000年林旭被马连保主教练招入青年队,将于7月16日出征马来西亚,参加7月18日至27日在那里举行的第16届亚洲青年男篮锦标赛。

    青年队虽然早早成军,并且安排了为数不少的友谊赛,效果是显然易见,对于先发阵容,马教练心中早已有数,可是在控卫这一块,主教练主教练一直很在意,几名应招的球员,虽然都有不俗的表现,也很努力,可是在组织进攻上面,却是乏善可陈

    在马教练的战术中,控球后卫的作用尤其重要,可是现在他手上的几名球员,都是攻击明显强于组织,其作用和得分后卫相差无几,马教练心中也很无奈,这次上调的球员,虽然年纪尚青,却都已是各职业球队二队的主力球员,不知不觉间也染上了陋习

    其实这也是受到现今国家内部打法所影响,就是一些中锋,也时常在场上控制着球权,还时不时的来几个漂亮的过人

    马教练是一个集合中式和美式的教练,他自从成为主教练之后,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控球后卫,一个球队要想尽大可能发挥攻击力,控球后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现在的眼睛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合适的球员

    其实整个教练组,只有他如此忧心,中国队在整个亚洲的地位,尤其是此次U18岁以下青年队,是集合国内的精英于一堂,亚青赛夺冠并无多大难度,可是马教练立足的不光是此次亚青赛,而是两年之后的世青赛,亚洲球队在世界篮坛上地位,是众所周知的,以目前的国青队的实力,即使在未来两年有所长进,其前景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控卫这一位置,不要说目前的青年队,就是整个中国篮坛,也没有一个适合他心意的球员

    马教练的战术在两年前,已经基本成形了,只是一直无法付诸实施,为了寻找适合他战术的控卫,这两年来他一直全国四处奔波,而他的眼光,也是集中在那些20岁以下的球员,一个球员在20岁以后,其球风已基本定型,在风格上很难再有突破

    虽然两年的时间未达成心愿,不过在许多教练的帮助下,他的篮球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