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八章 防军 上(第2/2页)

    雷明顿还要好些。”

    正说着。两个清兵已经提着步枪过来盘问了:“什么人?”

    刘永福那是十分客气的走在前面。亲自招呼:“在下越南刘永福。求见黄桂兰统领指点军机。”

    别看他和黄佐炎都是北圻一等一的强人。在大清国的将领面前。却是一只再温顺不过的猫。甚至连越南国王。也老老实实以清国二等郡王自许。写给广西巡抚的文书。那更是以下属自居。

    那两个清兵也不客气。手就掏出来了:“门包!”

    刘永福早已准备好了:“还请知会一声黄桂兰统领。”

    “你们等着。”

    柳宇现在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这支被认为广西最强的清军。结果他的结论是。和他们的号衣差不多。四个字:“半新不旧”。

    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比起绿营有很大的进步。他们装备了一些新式的武器。军容军风也有所进步。能守营垒。能开炮轰击。偶尔还能打下野战。

    但是骨子里。这仍然不是一支近代军队。他们只是一些招募而来的雇佣兵。他们有最新式的九响毛瑟。也有最古老的鸟枪、抬枪、劈山炮。他们的士气不算太差。也不能说是太好。

    这符合柳宇的印象。这便是一支标准的勇营。

    他觉的以战斗力和装备而言。自己的细柳营和乌鸦营要胜过当面这支清军。

    但是他也很清楚。广西防军算是勇营练军中较弱的一支。这个时候的淮军基本已经完成了后膛化。而各的勇营练军也不乏能打上几仗的部队。更重要的是。清廷采办军械要自己来的轻松如意。自己能购买一杆后膛枪的钱。清廷可以在香港轻松的买到三杆后膛枪了。中法战争开始后。清廷曾先后拔发给防军后膛枪七千余杆。精利火炮若干。

    因此他走进中军账的时候。并不十分张扬。只是他想不张扬是不可能的。

    坐在账中最中心的是一员四十多岁的武将。虽然有酒色之气。倒也算精明干练。旁边是两个六十余岁的老人。没有多少锐气。两侧站着一群亲兵。一看到刘永福率人进来。他们一齐站了起来:“欢迎渊亭兄。”

    中心这位武将便是黄桂兰。他和两广总督张树声是多年知交。关系特别亲近。因此才的以统领这十二营防军:“这一次奉了张部堂的意思。剿办陆之平股匪。所以特调黑旗军前来一同会剿。”

    他一口就点出他和张树声的关系。淮军将领多半是合肥人。张树声是肥西人。而黄桂兰是肥东人。虽然不同县。却有着亲戚关系:“这一回可要仰仗渊亭了。”

    说着他一指左侧的那个老人。这人穿着是文官服:“这位是右路防军统领赵沃。你们相交多年。到时候由他调度贵营。”

    赵沃这人和黄桂兰一样。现在也是广西省红的发紫的人物。去年广西提督冯子材参他杀降冒功。结果因为他与刘坤一、张树声亲近。硬是安然无事。

    只不过他与黄桂兰之间却不怎么亲近。黄桂兰出自淮军。他是出自左宗棠楚军。湘淮之间总有些距离之间。不过他现在也客气的说了一句:“渊亭。这一回咱们又可以搭个伙了。”

    对于赵沃。刘永福心底是看不起的。这人是文人。不会统兵。现在以道员充任一路防军统领。也不知道祖坟冒了哪门子青烟。不过他也知道轻重:“请赵统领尽管下令。黑旗军一定全力配合。”

    他看不起赵沃。事实上赵沃也看不起刘永福这个流寇。只是嘴上还留了些情面:“甚好!甚好!你我协力。陆之平股匪指日可平。”

    只是他往刘永福背后看了一眼。一眼就看到了柳宇:“这位营官是哪位啊?怎么以前没见过啊。倒是少年英雄。”

    柳宇向前半步。一躬身:“在下细柳营柳宇。”

    他年纪轻。没留辫子。着汉装。在人群中最是显眼不过。那是黄桂兰也看了他一眼:“怎么着南国服冠。莫不成是越南人士?”

    柳宇刚想答话。黄桂兰右侧的那个文官就开口说话了:“统领。这倒未必。据下官所知。我大清定鼎之时。遂有前朝之人避入越南。越国称为明乡人。想必这位柳营官前辈亦是其一。”

    他倒是给柳宇找了个台阶下。只是他说话间自视甚高。比黄桂兰和赵沃都要好为人师:“这位柳营官。现在大清圣太后在位。政通人和。正是中兴之时。何不剃发易装。回归故国。此亦是一桩美事。”

    柳宇看了这人一眼。只见的他六十多岁。也是个道员。却不知道是何来历。当即询问道:“请问大人大名?”

    这老人颇为自傲:“在下徐延旭。表字晓山。山东临清人氏。”

    旁边赵沃多提了一句:“徐道最通越南情形。曾屡入越境勘察交通关隘。著有《越南世系沿革》等书。”

    柳宇心中暗叹:“今天运气真背。原本以为只看到一个败军之将。却没想到居然一口气就见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