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 威逼大明宫(第2/4页)

    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出蔓草……”

    “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上官婉儿是韦氏的亲信,怎么会反对韦氏做的事情?大公主怎么不写上官婉儿勾结韦氏、武三思残害“五王”,欺凌重俊太子,祸乱朝纲的勾当。当年,重俊太子起兵戡乱,杀死武三思父子以后,第一个想宰的人就是她。可见她的所作所为,已经令人厌恶到了何种程度。现在却把她写成一个忠君爱国的贤达人士,纯粹是枉口嚼舌,荒唐至极。”

    “回太子殿下,这后面写有关于先太子的事情。”

    李隆基从高力士手中夺过抄写着上官婉儿碑文的纸张,快速了看了一遍,然后将纸撕得粉碎,仍在了地上。

    李隆基觉得太平公主在给上官婉儿的碑文,尽为其歌功颂德,把上官婉儿写成一个忠君爱国之人,而昭示天下,为其“平反”。世人必然会对他除掉上官婉儿的举动有所怀疑。因为根据世人的习惯来看,人一旦死了,生前所做的事情,特别是所做的坏事,都会随着死亡了而消逝。况且上官婉儿生前确实文采斐然,诗文出众,结交了不少文人骚客。这些善于舞文弄墨的风雅文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满脑子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总是以个人喜好来进行是非评判,根本不在乎天下苍生的疾苦。他们为了怀念上官婉儿,肯定会为其写诗造词,以彰显她的才思敏捷,龙章凤姿,而忽略掉她所做的种种恶行,有甚者还可能还会牵强附会的为她鸣不平。这要是散播到坊间,天下人会觉得他杀掉上官婉儿的目的只为争权夺势。有甚者,在听信了碑文中的内容后,会不明就里的指责他是个故意残害忠良小人。如此一来,他的颜面何存?威信又何在?

    果不其然,就在太平公主高调的为上官婉儿修坟立碑不久。大量悼念上官婉儿的诗文,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太平公主也有意通过各种途径,散播出李隆基杀掉上官婉儿这一实情。自此,民间开始议论纷纷,揣测李隆基杀掉上官婉儿的背后意图。朝堂上也含沙射影的隐约出现了,要为上官婉儿昭雪平反的声音。这让李隆基身上背负的压力陡然间剧增,脸上的面子越发的挂不住。

    李隆基认为他必须找出相应的对策,对太平公主进行反击。否则,这样下去,他将陷入很被动的境地。于是,他立刻找来姚崇和宋璟商议此事,姚崇说:“现在大公主把持朝政,威逼太子,实在让人感到气愤。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太子的地位必然不保,不如奏请圣上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等到她一走,我们再奏请圣上,将朝中依附她的奸佞小人一并逐出,到时她可就再也无法干涉朝政了。”

    宋璟说:“姚大人的主意不错,就这样吧。现在宋王已经去了洛阳,我觉得还应该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侍奉太子,彻底断了大公主的另立他人的念想。”

    李隆基说:“大公主是我的亲姑姑,岐王和薛王是我的亲兄弟。我要是这样做,父皇肯定不会答应的。”

    宋璟说:“太子你要承接天命,想有一番作为,大公主是你必须要面对的坎儿,她可不会让你顺利的登基的。”

    姚崇说:“是呀,当断则断,不断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