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六十四章 和周杰伦一起唱歌(第2/2页)

    然。他们会去台湾的一些旅游风景去看看。

    当然。最后因为影响力大。和周弘文也在去年有过一面之缘的蔡康永。周弘文选择参加的娱乐节目是《康熙来了》。因为周弘文的大牌。其他人都愿意在晚上为周弘文录影。很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就算是凌晨3,。他们可能都会排着队来。

    他们是在5当然中到的台湾。先去风景区旅游。随着晚上参加活动。再晚上录影。第二天飞去首尔。

    台湾的风景。对于周弘文来说已经是领略过一次。这一次他来是为了带着杰西卡来感受一下异国风情。虽说现在的球是一家。不管你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有飞机这个交通工具。让大家之间的距离变的很短。但对于和周弘文出来就像是来度假一样的杰西卡。还是玩的很开心。

    日月潭。这就是周弘文他们在台湾第一个要看的旅游景点。看着和长城。和美国的自然风景截然不同的画面。身旁陪伴着的周弘文。杰西卡还是像个小女孩一样醉了。

    在

    西门的耐克专卖店里。周弘文的出现依旧引起了一片的-当周弘文微笑或挥一挥手。那些激动的球迷就会忍不住尖叫起来。从这一点上看。丝毫不比那些娱乐明星逊色。

    按照惯例。每当周弘文出现在一的的时候。耐克公司总会邀请一些当的的明星来助兴。在北京是黄晓明。在香港是余文乐。在上海。耐克公司没有叫娱乐明星。却让上海大鲨鱼队的队长刘伟出席了活动。总之。他们邀请的人都是会和篮球有关。要么习惯篮球。要么本身就从事篮球这个职业。

    这一次在台湾。被邀请来的人则是黑人陈建州和亚洲小天王周杰伦。这两个人在被耐克公司邀请是一个星期之前的事情了。他们在知道周弘文要来台北后也是很激动。明星也是人。更何况他们都是喜欢篮球。而周弘文也是他们喜欢的球星。

    黑人陈建州不用去说。只是喜欢周弘文。而周杰伦却是实实在在的周弘文的粉丝。当他们看到周弘文的时候。都是露出很激动的表情。特别是周杰伦。本来话语很少的他。在看到周弘文之后就更加的激动了。还是周弘文表现的很亲和。对着两位艺人来了一个拥抱。随后又用中文聊天。让两人的紧张情绪迅速的消散。

    活动会结束之后。他们三人也没有分开。一起去电视台录影《康熙来了》。

    “斯蒂芬。你的很多动作我都会在平时模仿。特别是几个很精彩的传球。让我做起来都觉的不可思议。”周杰伦在和周弘文聊天的时候一点都看不出来他平时很的时候的样子。看起来他不也是看对谁的。

    周弘文本身对篮球很喜欢。而且很多耍帅的动作他也在不同的公共场合做过很多次。周弘文的动作他也是学过很多次。平时看起来很简单的动作。但真的用在场上的话。就会觉的真的很难。没有天赋的人还真的学不来。周杰伦也学过很多次。他当然知道里面的难度。

    “多运用几次就会了。我看过你打球。很不错啊。”虽然周弘文年纪0岁。但在篮球领域。他将这句话不会让别人觉的唐。反而会让周弘文觉的荣幸。人家现在可是总决赛MVP。

    黑人以前也是MVP。当然。他是台湾省MVP。不过后来从艺了而已。但他对篮球的喜爱没有丝毫的减少。现在见到周弘文。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找周弘文拍照合影之类的。只不过是怕引起周弘文的反感。

    黑人当过主持人。口才当然不错。他也不会让现场冷场。再加上黑人和周杰伦也在一直关注篮球信息。和周弘文聊的很开心。

    杰西卡和周弘文一起出席了晚上的活动。却没有来电视台。虽然她很相陪。但周弘文是要用中文录。也不希望杰西卡来无聊。就让后者留在了酒店休息。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具体体现在周弘文和他们的聊天当中。美国式的幽默让周杰伦和黑人有的时候反应不过来。好在他们都是明星。观点比较放的开。再加上他们对周弘文的刻意讨好。气氛还是很热。

    “斯蒂芬。我看过你对媒体说。你对娱乐界很有兴趣。有的时候也许会客串。”周杰伦对周弘文那就是丝对明星。对他的话也是了解的很清楚。

    “是啊。今年就有一些电影想要我去客串演出。只是因为比赛的原因没有成功。不过我对音乐也是很向往。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合唱一首歌。我在美国也听过你的歌。”

    周弘文听过周杰伦的歌那是事实。不过不是特意去找来听。而是因为JAY——ZJAY——Z多次的来麦迪逊广场花园看球。当然自然而然的会和周弘文成为好朋友。而他也是因为在网路上搜寻JAY——Z的信息和歌的时候。发现一个英文名和JAY——Z差不多的名字。JAY嘛。然后也听着他的歌曲。中文嘛。周弘文也是能听懂的。自然而然的他知道了周杰伦的作曲能力。现在讲这样的话也没有错。

    “好啊。说好了。我10月份就要出个专辑了。其中我们以合唱一曲。有你的加盟。也帮我去打开北美的市场。”周杰伦听到周弘文的话后。也是很兴奋。能和自己的偶像一起唱歌。当然最兴奋不过了。不过他最后的那句话也是开了一个玩笑。

    能借助周弘文的风打开北美市场。也是一种收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