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也看光荣、中锋、我本该死 转载(第1/3页)

    以下内容是悠蓝今天在《这就是中锋》的书评区里看到的超强悍评论,觉得非常不错,所以转载过来。希望原作者风信起大大不要介意。

    【写在前面】

    1,本文只针对近期还在更新的篮球类口碑还不错的三部小说来谈谈拙见的,至于历史作者和虚拟人的“公敌”,还是等出了新书或者恢复更新再说吧。

    2,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所以把“光荣之路”写在第一个,是因为我以前都是在光荣的书评区混的,别的区只是潜水,习惯着就写到前面去了……

    3,与谩骂、攻击无关,因为看到书评区某兄台说到“书评区好乏味无聊口牙呀呀”有感而发,至于观点是否持正,看过自会心里有数……

    ,长文,在发完之前请勿断楼,谢谢。

    一,【《这就是中锋》——象与形的统一?】

    看过烟囱的感言,再看这部作品,我的感觉是,作者是很用心很努力的在塑造一个史诗人物。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特质都在主角的身上有所体现,比如草根的身世、有故事的家庭、少年得志后遭遇的荣光、欺骗、挫折及奋斗历程,当然还有能媲美甚至超越五大中锋的身手。

    开头看去,很有新意,到后来却越发有无法飞跃的感觉,使我想到金圣叹评水浒对卢俊义的评价“卢俊义传,也算极力将英雄员外写出来了,然终不免带些呆气。譬如画骆驼,虽是庞然大物,却到底看来觉道不俊。”作者刻画主角,端的是好身板、好手段,铁血意志有,战斗精神有,纯爱耽美有之,风liu韵事亦有,林林总总都有写到,拢在一起却感觉淡了,面目反而不甚鲜明,或许是受限于笔力才情无法写到淋漓尽致,但摊子铺得过大以至于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从对比赛的刻画而言,烟囱应该是在三位作者中篮球知识底子最好的,但是在这里,似乎也走入了死胡同。运动竞技类的书不好写,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受众的矛盾性,外行喜欢看热闹,内行要看门道,写得太浅白会被专家挑刺,写得太专业则无人问津。比如有朋友在看到中锋飙三分一段时,就说“太妖了,看不下去了,五大中锋一辈子投中的三分还比不上他一节的”,也有人觉得斗法的场面很热闹。书中最近还频频出现一些的内心独白和表达粉丝心情的文字,引来一些板砖,争议就在于拖累了节奏。其实书的前半段,对于比赛的刻画就很有趣,比如15分钟必伤一人的噱头,成功的维系了悬念而不至于成为节奏的包袱。

    关于人物的塑造,似乎过于朝高大全的习惯思维上靠拢了。一般说来,肩宽背厚者骨架大,肌肉组织充实铁硬,力量好必然会影响柔韧性。所以高大中锋、肌子鲜见手感好的,邓肯或许是例外,但是以他的基本功之好,罚球也是让人摇头,远射则不提也罢。凯文有大梦的低位脚步、尤因的中投、鲨鱼的勾手和抛射,篮板强悍如摩西马龙,盖帽上也有指环王的风采,这些还都在中锋的范畴之内,虽然已经是强大得有些不可思议了。再看到高位组织有韦伯的神韵,三分线外还有一手远射的绝技(而且命中率已经远超一般的射手了),如此全能真让人觉得过于妖异了。虽然作者最大程度上考虑了真实性,比如强调是打板入筐的野路子三分。

    二,【《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