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节(第4/5页)

    找一些与国,一些帮手。担负

    这种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既然这般重要,所以立

    谈可取卿相;只要有计谋,会辩说就成,出身的贵贱倒是不在乎的。

    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

    局势。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

    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

    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

    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后世提到游说的策士,总想到这两个人,提到

    纵横家,也总是想这两个人。他们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

    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

    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

    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

    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

    嫂爬在地上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张仪和楚

    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

    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

    那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罢”妻子笑道:“舌头是在

    的。”他说:“那就成”后来果然作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

    一番。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那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

    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

    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

    帮你的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

    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

    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

    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

    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人主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这需要

    技巧,韩非子说难篇专论这个。说得好固然可以取“金玉锦锈”和“卿相之

    尊”,说得不好了也会招杀身之祸,利害所关如此之大,苏秦费一整年研究揣摩

    不算多。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

    进言,广博和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

    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

    但在他以前,汉初著名的说客蒯通,大约已经加以整理和润饰,所以各篇如出一

    手。汉书本传里记着他“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篇,号

    曰隽永”,大约就是刘向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