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八章 五将存三意(第2/3页)

    的眼神闪过一丝锋芒,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精干和謀骨风范。

    在刘秉忠未开口以前,宗正便暗自揣摩了一番这位老者的心思,在宗正的心里,他也是不主张分兵之举,故而,当这位老者起身反对双方所言之时,宗正不禁感叹这位老者不惧忽必烈威仪的正直风范。

    刘秉忠语重心长地说道:“最坚固的城防往往不是从外攻破,而是从里面突破的,祸起萧墙之理人人皆懂,却很少人足够重视,大王胸怀天下,然,却家事未和,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敢问大王在兄弟相争,家事未宁的情形下又何以驰骋天下?”

    忽必烈听到刘秉忠所言,瞬间便领悟了他的意思,便沉默不语,转而深思。

    刘秉忠继续说道:“时下,最为紧要之事便是北归争汗之事,此事大定,则无后顾之忧,所谓有失必有所得,若是想鱼和熊掌兼顾,只怕顾此失彼,甚至妙手空空。”

    刘秉忠三言两语便足见其眼光之宏远,心怀之宽广,宗正不禁对这位老者暗生佩服,其所思所想与自己如出一辙。

    忽必烈似有犹豫,而刘秉忠也心知,自己虽是如此之说,可是终究是劝不动这位大王的,从进入营帐,张柔、董文炳和忽必烈共演双簧之时起,这位睿智的老头便洞穿了忽必烈的心思,若是有心听从,自会提前找自己商量,若是固执所念,必是早就计划妥当,如今叫自己阐述己见,也无非走个过场。

    刘秉忠虽然知道忽必烈最终还是会选择分兵北上的冒险之举,但是还是尽力陈述道:“我心知此番退去,前功尽弃,无功而返,可是,世事皆是如此,岂有时时顺意之理,不要忘记,我们不是要走得顺畅,而是要走得更远,为了走得更远,就应该有卓识远见,有弃有舍,如此方能走得更远。”

    忽必烈听着刘秉忠的句句劝言,无不深深触恸,可是,他还是想要一赌,他不愿看着死去的人就这样白白而死,无功而返对于蒙古勇士那便是耻辱,忽必烈虽深受汉族文化熏陶,却还是逃脱不了骨子里蒙古人的执念,这一点,刘秉忠可以想得通,但是忽必烈不行,这便是一道无形的坎。

    忽必烈经过一番深思,仍旧固执己见,只那忧思的一瞥,忽必烈便看到了右后方的宗正,他这才记起一些重要的事情。

    忽必烈仔细地在心中盘算着,若是宗正确实能够为其解决分兵北上带来的困扰,那么也能说服剩余将领,如此便要好好重用宗正,若是宗正故意设套,那么自己将毫不犹豫地除掉宗正,再以宗正之死表示自己分兵北上的决心。

    “刘老所言极是,可是,若有计策能够解决分兵北上带来的五大隐患,诸位将军可还会反对?”忽必烈望着众将,询问道,

    持反对意见的张禧和解诚立即反应道:“不可能,哪有如此妙计?”

    刘秉忠望了一眼宗正,似乎终于悟透了宗正的来意,然,他却不知道忽必烈真正的意思。

    解诚和张禧反对分兵北上,自然会对宗正所说计策吹毛求疵,力求找寻到当中的破绽,而刘秉忠老练深沉,宗正所言计策是否可行,于他评判,试试便知,忽必烈早就看准了这两点,故而将宗正拉来,若发现他有构害之嫌,那么忽必烈也可以下定决心杀掉宗正。

    忽必烈听到张禧二人的质疑,自然也不敢将话说满,便将自己撇开,于是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