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六章 乱局渐定新局始 一(第2/2页)

    刘秉忠的建议,又恐放虎归山,他日这些人会成为抗蒙的重要力量

    所以,忽必烈没有果断作出决策,而是暂时将这些人羁押,严加看护而已·

    邓州城外早已活跃着前来打探的中原人士,这一点又岂不会被忽必烈看穿,想那羁押监狱必定也是守卫森严,机关重重·

    依着刘秉忠和发思巴的共同建策,忽必烈率领大部前往沙拉和林,眼前的局势已经足够明朗,忽必烈夺下和林后,自然是要收复原归附阿里不哥的蒙古旧族,以此稳固后方,积蓄势力,为他日横扫南方奠定根基·

    他带着跟他一起铁蹄纵横的忠心部队往和林挺进,带着他心中的期许

    城中目前由董文炳执掌,那些旧部族闻听忽必烈将至,一早便在董文炳的维护下前往城门恭迎·

    当忽必烈骑着高头大马穿行在人群夹道的中央,他望了望后方一起前进的将士,想当年,他就是从这个城门带着这一班铁蹄南下攻宋的,时隔多日,如今再次归来,却不禁心底暗叹物是人非,只那刹那芳华,却沧海桑田·

    不管怎样,当他再次跨入这座宏伟城门的那一步时,和林注定要换个新主,蒙古的正统王者即将开启他的王者之路·

    进入宝殿,所有物件陈设一并如旧,忽必烈自己都庆幸战争没有损坏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他轻撩黑衫,霸气地坐在那把金色熠熠的可汗椅上,群臣一起鞠躬称服

    “董将军,和林防务整顿得如何了?忽必烈问道,

    董文炳回禀,整个和林已经接管,唯有一处,因为士兵强攻,伤亡惨重,只做重兵合围,不做进攻·

    董文炳虽未明言,忽必烈心中已经知悉,那便是那些个外族高手口中言说的聚贤阁,而造成重大伤亡的自然应该就是那所谓的厉害角色,四大尊者·

    待群臣一一道明和林各项接管事务,忽必烈便屏退了众臣,唯留下刘秉忠与发思巴,而两人也心照不宣地明了可汗接下来所要议论之事·

    刘秉忠分析道,依着那些外族高手所言,里面的四人武功绝顶,又岂会被困在聚贤阁内,完全可以趁着当日大乱逃走,就退一步说,就算今时今日,四人被重兵合围,但依着他们的武功,要想杀出重围,亦非难事

    话至此处,忽必烈知道刘秉忠暗含的深意,

    刘秉忠继续分析道,“所以,臣想,他们留在聚贤阁内,必定是有所原因。”

    “不错,对于四大尊者,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尚未搞清,以他们的武学,又岂会甘心为蒙古所用,他们究竟是何来历,这些,就连同在聚贤阁做事的那几个外族高手都尚未搞明白”发思巴接住刘秉忠的话语。

    “那你们有何高见?”忽必烈询问道,

    发思巴回禀道:“臣以为,先汗以及阿里不哥都在动用聚贤阁的势力,想来这四大尊者必定有可用之处,也必定有可为我蒙古所用的理由,当今之计,必须首先搞清楚心中的所有疑问,所以,还需让人前往和解,点明原委,明晰敌友。”

    “不错,我赞同国师所言,只是该让何人前去,尚要细细考量,臣以为,不妨先让那竺韵诗先行引路,禀明可汗用意。”刘秉忠建言道,

    忽必烈认为,这倒不失为上策,遂让刘秉忠与发思巴共同协理此事。

    进驻当夜,自然免不了群臣大宴,说白了,便是鸿门宴,所有邀请函均会发放,若是心有不忠之人定会借口不出席,而这些人他日便会成为重点监控之人,一旦有不轨之举,便是临头一刀了·

    当日大宴,诚心归附者也好,貌合神离者也罢,终究识大体者共聚一堂,在欢声笑语饮着蒙古重换新主的愉悦。

    欢乐永远是属于那些贵族的,那些真心在做事的人却是谨记着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发思巴和刘秉忠始终都没有在宴会露脸,他们依旧是踏实谨慎地做着该做的事,不得不说,忽必烈的成功有赖于这一帮忠心却又勤恳做事的有能之士。

    聚贤阁外,一弯冷月高悬,来到此处,依旧是浑身透着一股虚寒,前几日的腥风血雨,看着门口的斑驳刀痕,满地琳琳未去的血渍,能够想象得出当日四大高手出手之犀利,也不得不说董文炳对四大高手作出强攻抉择无疑是重大错误。

    如今,整个聚贤阁被围得里外三层,弓弩队手持强弓,随时蓄势待发,箭头火把的火光便已经照亮整个聚贤阁周遭。

    外面不管是如何剑拔弩张,聚贤阁里面却依旧是半声不响,寒气从外面一阵阵涌出。

    忽而,后方让开了一条道路,刘秉忠带着竺韵诗从大道穿行而过,在火把的映称下,她的脸颊依旧是那么迷人,却多了些冰冷之感。

    送至聚贤阁大门三尺之外,刘秉忠便止住了脚步,竺韵诗并未停止半刻脚步,因为,她明白,此刻,自己是带着使命而来,此刻,也只能自己一人进入。

    门早已被打烂,再次踏入这座阴森的阁楼,她的心不曾有丝丝异样感触,因为,对于她而言,早已接受了万事万物变动的仓促,说到底,还是这颗悬浮的心始终未能得到安定,心中当初的期许始终未能得到完全的答复。

    她一步步走入,走过烛火摇曳的大厅,跨过一个个血迹斑驳的尸体,她的眼里没有半分柔情,面对这些,依旧寒冷如霜,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