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6章丈母娘要来(第2/4页)

    赵四喜却是完全的听从他田中的,生产部和品管部长说的那些东西,赵四喜在第一时间内向他报告了,得到了田中的点头之后,他才去指示下面人做的。

    对于这样的人,作为领导能有什么好说的呢再说自己指示他做的一些事情,他都能很快并且很好的做上来,有些需要长时间制作的东西,他时不时的来报告进度,你能说什么呢在很多情况下,他比以前的罗全要好上很多很多。

    至少他做班长之后,除了去年年底那次模具突发修理,其他的时候,真的没有让田中操心过任何事情。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信心不是一天竖立起来的,好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他是通过日程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信心。

    刚才他一直在担心人才的问题,赵四喜到是一个人才,不但是一个技术人才,他还挺懂管理的,至少在班长的这个位置上他做的非常称职,可以说在综合实力上比罗全要强上不少。但他唯一不好的是,他不是生产准备系的人。

    如果自己知道今年会突然搞这样的大规模现调活动的话,他绝对不会把冯国良放在生产准备系的班长位置的,他一定会把赵四喜和冯国良对调的。

    现在。。。。。现在对调的话,却有些晚了。

    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有些区别的,好象职位调动一般,日本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也许你和他说说,他还会认为是上司看的起,要准备重用他,算不重用,他们也会默默的接受的,但中国人不同,一旦做了决定对调,很有可能赵四喜会离职。

    因为他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而让领导有调动他的想法,这也是今年年初为什么别的部门不敢推行管理职换岗的原因之一了。

    这也许是地域的差距。

    要想赵四喜不因为调动而离职,唯一的办法是调动升迁,升他做生产准备系的系长,但这个想法也只是出现在田中脑海里面一瞬间而已,瞬间打消了这个念头,赵四喜他已经升的够快了,现在刚做班长一两个月,又升,算他同意,公司也不会同意的。

    再说,下这样的决定也不是一拍屁股的事情,需要长久观察的,不管怎么样,新车型现调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推行的,那时候罗全也回来了,所有的一切等他回来了再说吧。

    想到这里,他拿起图纸走到赵四喜的办公桌前把图纸递了过去道“赵,请安排下人把这个零件加工下,拜托”

    ---------分割线------------

    赵静和王三炮一起合资开的饭店,也营业了一段时间了,之前的那小铺面直接给了她妹妹赵萍,现在她全身心的开始打理起这饭店来。

    也不知道王三炮在那里请来的厨师,做的是广东菜,厨艺非常了不得,在很很短的时间内,让这一百平方米不到的地方高朋满座了。

    赵静每天看着那人来人往的客流,做梦都想笑。而王三炮呢他对于饭店的生意以及经营根本不怎么管,除了装修的时候以及请厨师的时候插过几次口之外,其他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混时间,提着个鸟笼遛鸟或者拿着钓竿钓鱼去了。

    只有等赵四喜回来了之后,王三炮才多少有些兴奋,和四喜每天在客房里面讨论这个讨论那个的,反正具体他们在说什么,赵静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有一点很肯定的是,四喜很尊重王三炮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