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一章 铁匠想打教授的脸(续)(第2/4页)

    以内南库短刃刀五万五千口”等等,可见当时各地部队兵器的制造及供应,哪怕是边军所用,也被置于宋皇帝及其派出的太监直接管制之下。

    另外,有宋一朝之义勇颇多,所谓义勇就是团练乡兵,乃是仿唐府兵而来,尤其是克制金人骑兵的弓箭手,有相当部分是义勇,因此宋各路都有“弓箭社”这个组织,其实就是现在的预备役一类。

    然而到了宣和七年,《宋史》兵志内却出现了这么一条记载:“私有兵器,在律之禁甚严。三路保伍之法,虽于农隙以讲武事,然犹事毕则兵器藏于官府。今弓箭社一切兵器,民皆自藏于家,不几于借寇哉”。

    于是乎,一切兵器要归公,这路的弓箭统统被收缴上去,让义勇们把弓箭带回家的那位官吏,也因此被罢了官。

    敢情在宋朝皇帝和官吏们眼中,大宋百姓,哪怕你是预备役士兵,只要有了兵器就等于是把兵器“借寇”了。

    这种视民为仇,把全部老百姓都当成潜在敌人和威胁来对待,畏民犹甚于畏敌的思想和态度,正是宋皇帝们禁私兵的根源所在。

    宋家皇帝此等阴暗心思和小家气度,比之汉唐,相去实不可以道里计。

    宋自开国起就呈现出一派全面挨打的积弱气象,以至于把两个皇帝搞进了五国城去坐井观天后宫娘娘们弄进了金人的洗衣局,最后更偏安一隅做了多年儿皇帝。

    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了人们一个常识性道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赵宋官家出身行伍,又仗着武力黄袍加身,从主家孩子手里篡夺的天下,其心中对带兵武人和百姓以武犯禁的恐惧心之重,非比一般皇帝。

    这一点,只看赵大官人一得天下就即刻上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文,便可窥知一二。

    而之后赵宋一力推行重文轻武之观念与制度,又严禁天下百姓拥有私兵,乃至于禁断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刀具,则均是此种恐惧的具体表现。

    先秦铜兵,是金属兵器的初始阶段,在发展到顶峰后,钢铁兵器开始出现。经过两汉和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发展,中国铁兵从冶炼铸造锻造及热处理技术,到隋唐时期又达到了顶峰。

    而恰恰唐朝兵备又采取的是精兵制度,其政府常备军的人数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少的一朝,而其经济又是中国历史上罕见地强盛,在这种双重基础上,导致隋唐兵器的精良程度和技术,都成了中国历史之最。

    从宋朝之后中国打制兵器的能力慢慢开始下行了。

    --------------------------------------------------------------

    用尺子能测出重量的事情告一段落了,这些大宋技工学生继续上课,但是学生吴迪却开始有些走神了。

    他的朋友吴杰看得清楚,下课时便问他怎么了。

    吴迪说:“那辆三铁车不见了------”

    那车确实是被新来的教授们推到了屋子里了,但是现在张教授还不让他们进那间大屋子。

    他说:“不要着急,慢慢等着,到时候会让你们进去的。”

    那里面经常响出来怪声音,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那里面到底在做甚?张国安教授又是反复强调,那里以后才可以进去。

    宋子强和万士达两人很快就把175宗申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