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三章 种下世界三大薯类(第2/3页)

    句老话,想成为车工,还是先学会使用錾子吧。

    ―――――――――――――――――――――――――――――――

    这个时候,吴大鹏发现自己成了闲人。

    他的四个朋友欢天喜地地建设着大宋红水溪工业园区,安静则一心照顾着大家的生活,就连那两个村妇也都是有的忙,那些学生现在也渐渐有了用途,但是他自己呢?

    他发现自己到时候去换点现钱或是货物啥的,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这个县城里的经济容量还是太小了,不够让他折腾的。

    他把一些从那面世界带过来的所谓的精品货物留在手里了,那个更大的临安府还在等着他们呢。

    但是,这个红水溪工业园区如果不能初步建设成形,他们又走不了。

    张国安和安静夫妻两个明确表示他们暂时不去临安府了,那些所谓的超级文物对他们的诱惑力,现在急剧降低。

    在这个大宋的天空下,无论多么精美的东西,在他们的眼里,甚至都赶不上一块山坡地重要。

    说到山坡地,插几句闲话。

    张国安教授领着那些学生很是忙过一阵子。

    他们在闲暇时,把周围的荒坡地开垦出来十多亩地来,而且还施了河底淤泥和绿肥来当底肥,活儿还是比较累人。

    这样的活儿,当然没有玩足球有意思了。

    在这样的集体劳动中,侯东方和张德培最肯出力气,默默地流汗干活;古剑山和郭子仁最会偷懒,有时候非要踢上几脚屁股后,他们才肯出力。

    其它的学生的表现则基本正常。

    张国安教授不得不踢了两个偷懒家伙的屁股。

    古剑山摸着左边的屁股愤愤地说:“张教授,不是某偷懒,像这样的山坡地,所见皆是也,你看,哪里有人在这里开荒?”

    郭子仁则摸着右边的屁股愤愤地说:“张教授,不是某偷懒,某听着那物件差不多只是山药蛋了,此物不稀罕……”

    张国安教授冷笑着说:“正是这三样能救下亿亿万万的人,如果加上玉米,那就是能开启了一个盛世;等着再配上化肥和农药,就是再胡乱糟蹋,也不会饿死人了,你们说,现在你们如何能偷懒?”

    这两个小子无语了,因为张国安教授说过,不要不服气,他们很快就会见到效果。

    在农作物的品种上,张国安教授首先就带齐了世界的三大薯类。

    土豆地瓜和木薯。

    土豆和地瓜不必多说了,都是高产而且耐病毒的品种,三四年内暂时不用考虑它们的脱毒问题,它们的作用也不必多说。

    木薯,他带的却不是产量最高的品种,而是产量较差了一些的面包木薯。

    木薯内均含氰基甙,人生吃了容易中毒,严重了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吃前必须用水久浸,并煮熟以解除毒性。

    这东西还是在南美时,那里的原始民族会用摩擦压榨及加热等复杂的工序去毒。

    但是面包木薯基本没有毒,生吃也没有关系。他们可不想为总告诉如何正确实用而费心思,最算产量低了些,那也是以吨来算了。

    这种生木薯的淀粉含量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烘干处理后淀粉含量则为百分之八十,比土豆和地瓜多了些,而且,它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坡地和山地反而是最好,这东西怕积水。

    在计划中,张国安教授对木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