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六章 反日和反高丽的刘行首(续)(第2/3页)

    自信,绝对不会在商业往来中害怕间谍。

    也许这种情绪影响很深,一直到金灭了还会存在的,正巧呢,反映到珍宝行行首刘钱身上了。

    “绝不与高丽商人往来,他们皆是金间!”

    好吧,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他的态度是坚定的,语气是生硬的。

    这是一个把家恨、国仇都融入到商业精神里的成功商人……

    吴大鹏只能苦笑,对这样的人他不想费口舌去劝说。

    中年人的世界观,他才不想去改变,太难了。

    所以说,他们计划中的第三个打算不成功了。

    但是,他们不着急的,时间在自己这一面,再说了,能有这样的开局,够好的了。

    他们第三个打算就是,从日本和高丽那里雇佣也行,买也行,一定要弄一批人手,而且现在就要去台湾,当然现在那里叫琉球。

    其实根据目前北台湾平埔族遗址所出土的文物显示,至迟在唐代就已有商旅和南岛语诸族有贸易的关系,甚至可能汉代就已有商旅抵台,在淡水八里十三行出土的遗物中,除了石、陶器外,也出土了汉人古钱币、瓷器碎片和非本地生产的琉璃装饰品与铜器。

    其中汉人古钱币包括有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与宋代太平通宝等。

    凯达格兰人,也就是平埔族的一支,曾以唐朝的钱币“开元通宝”作为耳环等饰物的材料。

    唐宋商旅通常以一些精致的制品换取一些补给品或较为贵重的兽皮、动物制品等,然后随即返航,别的那里啥也没有啊。

    台湾虽然距离大陆近,但却不在中古时期海上丝路的主要航线内。

    还有对这一时空的海商来说,去一趟台湾的航程太危险了不说,而与台湾原住民所能交易的物质也有限。

    由于横越厦门与澎湖间须先横越一条红水沟,这个是中国沿岸流从北而下,海水略呈红色而得名,过金门没多久就可看到的,然后是一条黑水沟,黑潮支流,位在澎湖西方,然后从澎湖到台湾之间还得渡过另一道黑水沟,一条小些的黑潮支流,在澎湖东方。

    两道黑水沟各有八十里,水深黑而得名。

    黑水沟附近洋流强劲且固定向北,一年365日不停。加上海底地形由深变浅,易有大漩涡产生,附近水流变率难测。

    这对船队而言的是不小的挑战,是以台湾虽近,但相较而言往东北的朝鲜或日本,或是往南洋的方向却都比较容易行船通商。

    黑水沟附近船难甚多,直到1765年,还曾有商船30余艘沉没西屿。甚至到了1886年,还有一艘法国铁船触礁搁浅。

    1893年,一艘英轮在姑婆屿沉没。

    因此,即便是已近二十世纪,西方国家早已进步为机械轮船,但此海域仍旧是海难频繁。

    曾有水下考古想要打捞这些沉船,不过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仍观察到此处海底乱流并不利于打捞的作业等。

    因此并非宋代航海技术有问题,而是环境的险阻使然。

    但是,万士达对这个情况有自己的看法,他说:

    “航行不是问题,能到达东非海岸的海船不太怕这些,怕这些的都是小型帆船!

    主要是商业利益。如果用一根针、一把刀都能换光了他们土人的毛皮,那谁还去第二次?这个时空里,岭南的荒田还是比比皆是,谁还跑那里去开田?

    所以啊,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