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九章 水晶球的用处(第2/3页)

    ”

    “那所谓的六君子?”

    “正是!特别是那个陈宜中……”

    陈宜中年少之时,家贫如洗,但他为人“性特俊拔”。

    曾经有一个商人推算他的生辰,认为他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于是把女儿许配给他。

    进入太学之后,陈宜中写的优美文章,得到了许多饱学之士的赞誉。

    作为太学生员,他为人正直,很关心时政。

    先帝当政时期,丁大全和权臣卢永升、董宋臣拉乡邻关系,被理宗所宠幸,不久便擢升为殿中侍御史。

    丁大全上台之后倚仗权势,横行霸道。

    陈宜中于是和同学黄镛、林则祖等6人联名上书攻击丁大全。

    丁大全知道后,暗使监察御史关衍弹劾陈宜中,认为他行为不检,经常做不与太学生身份相同的事情,便取消他的太学生的资格,并发配到地方。

    临行那天,太学司业带领12个学生衣冠整齐地将陈宜中送到桥门之外。

    这是太学生的群体件啊,丁大全更加恼怒,于是在太学立了一块碑,碑文告诫太学生不要乱议国家政务。

    当时,许多文人根本不理他这一套,倒是对这6个上书的太学生赞赏有加,誉之为“六君子”,成为南宋时期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

    陈宜中在其后被谪建昌军。

    但是丁大全倒台后,丞相吴潜奏请还临安了。

    先前,贾似道初为丞相。上台伊始,他便为了稳住自己的位置不说,也要找些帮手,所以非常注意网罗人才,认为才华横溢且血气方刚的陈宜中很有前途,有意把他当作门生。

    于是,他请先帝下诏6人可以免省试而赴考。

    在1263年廷试时,陈宜中名列第二。

    在这6人中,陈宜中最通时务,因而在贾似道的荫庇下很快升迁,先后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工作表现突出。

    官家赵禥不太清楚这个陈宜中,不过也是把名字记下来了。

    贾平章贾似道又笑着伸出一根手指说:“临安城内,生活大不易,请官家节后,加些太学餐钱,宽科场恩例,让那些青年才俊感受到大宋恩露才好……”

    官家赵禥连忙点头同意,这是好事情。

    贾平章贾似道脸上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了,说:“待田地推排完毕后,有了相关数目后,就要大举包佃制啊!”

    这一直是贾平章贾似道的打算,今天要全盘说出了。

    贾平章贾似道打算取消官庄,改为包佃制,以一二千亩或百亩为一单位,招佃主包佃,再由佃主分佃给承佃户,这样佃主替代了原来庄官的职责,计划要在平江、嘉兴、安吉和镇江等地设立专管官田的分司机构。

    官家赵禥有些奇怪,说:“师臣,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

    贾平章贾似道挺了挺腰,抚着小胡子说:“某让人去那些官庄查过,那些庄官所管理的官家田地,产出远不如周边农人田地,何也?为公惜力,为私则全力也……不如包佃出去!”

    谢太后深以为然,颔之。

    官家赵禥想了想说:“若是以田地出产多少为考绩,或可行之?”

    贾平章贾似道赞同道:“这是一个办法。但是那些庄官或为一己私利,或过于压榨农民,或在产出上做假……远不如包佃出去,安心与他们分成可心,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定会全力以赴,而且不会涸湖而渔,焚林而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