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3 审俘(第3/4页)

    务,便就先劳烦你了。”

    潘贤二恭谨应命。

    然后赵过笑与蓝玉说道:“你、你家将军太过客气,一场小赌,何、何必当真?不过说实话,俺、俺也确实想与你家将军喝两杯酒,今日之战,多亏了贵军之助啊!”命令亲兵,“去,将、将俺从海东带来的好酒拿出来,随行带着,也、也好请常遇春尝一尝。”

    军人行事,讲究雷厉风行,没太多的客套,没太多的过场。

    几句话吩咐罢了,赵过即放下了手头的事儿,带了杨万虎与几个亲兵,随着蓝玉冒雨驰马奔去吴营。

    ……

    燕、吴两军的营地相隔不是甚远,但是也并不很近,大约有一两里地,如果步行就比较慢了,虽然说骑马会快一点,但是夜雨下,也不能跑得太快。一刻钟后,赵过等人来到了吴军大营。

    有蓝玉带路,畅通无阻。

    为了表示对吴军的尊敬,入了辕门后,赵过便就主动下了坐骑,牵马而行,一边走路,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两边的吴军帐幕。

    尽管只是一个临时驻扎的场所,不过就看到的这些而言,显然可见吴军的作风是很严谨的,因为无论是帐幕、或者防守用的种种器械,都布置得整整齐齐,很有规范。应该是因为有部分士卒尚在营外打扫战场、抑或看守俘虏,故此营中的士卒不太多,显得有些冷清。

    当有巡夜的士卒经过,即便以蓝玉之尊,一样需要应答口令。

    赵过赞道:“常、常将军治军严谨,佩服佩服。”

    蓝玉不在意地笑了笑,说道:“我家将军治军,颇有李广之风。大人是还没见过我军大将军的治军,那才叫一个刁斗森严。”

    “大将军?”

    “徐大将军。”

    说的是徐达。在不久前的龙湾之战中,徐达刚因功升为中书右丞,按官职来说,蓝玉本该称呼他“常右丞”的。不过,一来因为徐达在吴军中的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二来,徐达曾以大将军领过兵。故此,蓝玉尊称他是“大将军”。

    不过,这也就是蓝玉这么称呼徐达。吴军诸将中现在有两个大的派系,一派便是徐达、常遇春、蓝玉等,算是朱元璋的心腹嫡系;另一派则是邵荣等。邵荣,是郭子兴的旧部,和朱元璋不太和睦。如果换了是邵荣派系的人在此,绝对就不会这么称呼徐达了。

    赵过亦是久闻徐达之名,“噢”了一声是,笑道:“徐、徐大人当时名将,不用你说,俺、俺猜也能猜得出来,治军肯定是很有亚夫遗风的了。……,贵、贵军人才济济,着实令人羡煞。”

    蓝玉虽然机警,毕竟是个少年人,不够老练,听了赵过的称赞,也没有谦虚,只是自得一笑。这一笑不要紧,引来了杨万虎的不满,重重“哼”了一声。蓝玉笑着扭头看了他一眼,也没说话,指了指前头,与赵过说道:“请大人再行几步,前边就是帅帐了。我家将军正在帐内相候。”

    听了他这句话,杨万虎更是不满。

    赵过大老远的来了,常遇春居然不出营迎接,大咧咧在帐内相候!其实,不止杨万虎不满,蓝玉心中也是十分诧异。

    本来说好的,等赵过来,便提前派人送信,常遇春自会亲自出来相迎。但是现在派去送信的人已去了多时,为何还不见常遇春出来?不但不见常遇春,冯国胜、蔡迁诸人为何也是一个不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